蘇建林想趕到北門去找多鐸,但還沒等他出了玄武門,駐守北安門的清兵就己退到了皇城裏麵,蘇建林也無法趕到北安門去尋找多鐸,而是立刻與敗退回來的清軍展開了戰鬥。
而這時在東安門,清軍也向商家軍發動了一次反擊,為了掩護多鐸逃走,雖然明知不敵,但屯齊還是帶領人馬,向攻進東安門的商家軍發動了進攻。
但這也是在南京皇城裏發生的最後戰鬥。
但這時誰都看得出來,清軍的大勢已去,隻不過是垂死掙紮而已,清兵的鬥誌也十分消沉,兩邊的抵抗都沒有支持太久,就立刻土崩瓦解,四路的商家軍都己殺入了皇城,正在皇城裏全麵展開對清軍的搜查和清剿,到外到是“放下武器,投降免死” 的喊叫聲,而清軍在皇城裏四處流竄,盡力躲避商家軍的追擊。除了一小部份人還繼續負隅頑抗之外,大部份的清兵都選擇了投降,也包括相當一部份滿旗清兵。
畢竟除了少數的皇族宗室以外,大多數的滿旗淸兵其實也是普通人,一開始守衛南京時,還有殉城、戰死、為國盡忠的決心,但在經曆了幾天的激戰之後,就是意誌最堅定的滿旗清兵也身心俱疲,麵對著商家軍黑洞洞的槍口和雪亮的刺刀,也都沒有抵抗之心,紛紛扔下武器,舉手投降。
而率領清兵向商家軍發動最後攻擊的屯齊,在戰到最後,本打算自殺殉國,但被商家軍的士兵一擁而上,打掉了用來自殺了佩刀,結果被商家軍生擒活捉,成了俘虜。
商毅是在十六日清晨進入南京,這時皇城裏的戰鬥己經基本結束了,士兵們正在清理皇城裏的戰場,撲滅燃燒的火焰,並且收容降兵和俘虜等等工作。不過在皇城外麵,零星局部的戰鬥還在進行著,因為南京城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這時人口稀少,讓清軍有足夠的空間躲藏,同時還有一部份清兵逃出了南京,在城外流竄,也給商家軍的清尾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等到全麵肅清南京城裏的清兵,己經是三天以後的事情了。
但這一切都不足以改變大局,整個南京地區這時也都已經被商家軍全麵收複。而這時距離商毅從南京撤離的時間,己經過去了十個月。
這次進攻南京的戰鬥一共進行了五天,商家軍一共戰死了二萬四千一百七十三人,傷一萬三千六百二十二人,而殲滅清兵四萬一千三百八十八人,俘虜竟多達四萬八千四百一十七人,這還不算被清軍臨時征調來的民兵。
這些民兵還剩餘三萬多人,經過鑒別之後,全部都釋放了。其實鑒別起來也非常容易,隻要是說得一口流利的南京話,基本就能夠證明是被清軍臨時征調來的南京人,也可以被釋放。當然也有一些不會說南京話,但也自稱是民兵的,隻能先關押起來,以後慢慢分辯。
另外在戰鬥結來之後,還繳獲了清軍的戰馬七千餘匹,各種火炮二百二十七門,火銃六千三百七十七杆,盔甲刀槍旗幟更是不竍其數,還有糧食十萬餘石,白銀六十萬餘兩等等其他物資。因為清軍並沒有來得及把所有物資都運走。隻是被清軍俘虜的明朝官員,宗室等人都被轉移北上。
商毅和亞莉桑徳拉一行人馬是在成進的陪同下,跨乘著騎在高頭大馬,沐浴著清晨的陽光,以勝利者的姿態,從承天門直接進了南京的皇宮。沿途的士兵看到商毅的一行人,也都紛紛停下來,向商毅行禮,還喊著:“督師”或是“商督師”。而商毅在大馬上,也向他們一一還禮,也道:“大家辛苦了。”
穿過了承天門之後,商毅騎在高頭大馬上,左右看著南京的皇城建築,雖然這不是商毅第一次進南京的皇宮,但這一次的感覺和以前那一次都不一樣,因為這個時代的南北二都之一的南京,如今己經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因此心裏也充滿了自豪感。
亞莉桑徳拉和商毅一起進過北京的皇宮,但南京皇宮卻還是第一次來,因此在馬上也是左顧右盼,雖然戰爭留下的痕跡仍然十分明顯,有部份建築甚致都己經被燒毀,但依然掩飾不住皇城的優觀華麗和威嚴氣氛。
通過了午門,也正式進入了南京紫禁城,可以看見在正前方屹立的太和殿,亞莉桑德拉也不禁歎息道:“商,我還以為北京的皇宮己經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但南京皇宮看起來,似乎一點也不比北京的皇宮差。這樣壯觀的皇宮有一個就已經是奇跡了,在你們的國家裏居然有兩座,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