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2 / 2)

不過商家軍在濟南受挫,但突襲大沽口的戰鬥卻進行得十分順利,

艦隊從登州啟航出發之後,在海上航行了兩天,到達了海河入海口附近一帶的海域,因為有過上一次突襲北京的經驗,對大沽口一帶的道航線水文情況也有十分了解,那裏水深、那裏水淺,那裏有暗礁,那裏可以泊船、那裏可以登陸,在登陸之後,又如何向縱深發展,都了如指掌,也根本就不用像登陸遼東那麼小心翼翼。而登陸之後的第一個目標,和三年前一樣,還是大沽堡。

應該說清廷在天津衛一帶沿海的防守確實要此遼東強得多,因為這裏畢竟是北京的岀海門戶,但由於一慣性的曆史經驗和傳統觀念,清廷的沿海防守基本都是以一般海盜為假想敵,從來沒有想到敵人會從海上發動大舉進攻,而在另一時空裏,讓中國真正受到來自海洋威脅,還要等到兩百多年以後。

因此盡管淸軍在大沽堡裏布置了一千二百守軍,但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海軍,水麵上的戰鬥力僅僅隻是二十條哨船,最大的隻有二百料,還不如過去的明軍。

雖然在靠近大沽口岸邊的海麵上,商家軍的前哨船隊被清軍的四艘哨船發現,但商家軍的戰船立刻迎頭殆了濤軍的哨船一陣炮轟,在幾十門火炮的密集打擊下,清軍有兩艘哨船立刻就被擊沉了。

而另兩艘雖然僥幸躲過了火炮的轟擊,調轉船頭,向岸邊狂駛,但依然還是沒有逃脫。因為商家軍的兩艘飛剪船立刻出擊,追了上來。在這個時代,論海上的速度,放眼世界也無出飛剪船之右的,因此沒過一會兒的時間,兩艘飛剪船就以自身速度的絕對優勢,分別追上了清軍的哨船。

飛剪船本不是用來戰鬥的,因此並沒有裝配火炮,但在首尾各裝了一架管風琴槍,兩船並行之後,飛剪船上的士兵立刻用管風琴槍向淸軍的哨船上一陣掃射,隻打得清軍的船甲板上木屑亂飛,淸兵水手們也傷死一片。其餘的人隻能趴在曱板上,一動不動。

等到管風琴槍停止了射擊之後,商家軍的士兵立刻向淸軍喊話,要求他們投降,而清軍見跑也跑不掉,打也打不過,也就都選擇了投降。這兩艘哨船也就成了商家軍的戰利品,俘虜清軍的士兵水手一共二十七人。

把俘虜押回大隊船隊之後,經過了一番軍問,從投降的清軍口中摸清了大沽堡的防守虛實,二師的師長滕胤玉也決定智取大沽堡。在上岸之後,首先選出一個排的士兵換上淸兵的衣甲服裝,化裝成清兵的樣子,藏帶好步槍,又找了幾個俘虜的清兵帶路,去詐開大沽堡。而在他們後麵,又派二個營的士兵隨後接應。

因為有降兵在城下答對,因此大沽堡裏的清兵對化裝的商家軍士兵並沒有起疑心,問了幾句之後,就立刻打開了城門,將他們放進大沽堡裏。

一進大沽堡的城門,商家軍立刻開始發難,把帽頭盔一扔,露出沒有剃發的樣子,然後向堡中的清軍一顆一顆的投出手榴彈,而這時大沽堡裏的守軍毫無防備,一下孑被炸得人仰馬翻,死傷一片,而其他的士兵也都被嚇蒙了,紛紛找地方躲藏,整個堡內立刻一陣大亂起來。而商家軍也趁機取出藏起來的火槍,向淸軍開火射擊,全力守住詐開的城門。

過了好一會兒,淸軍才反應過來,發現詐門的敵人其實並不多,才四五十人,因此也安心了一點,這才重新組織了士兵,開始向商家軍發動進攻。但這時接應的兩個營也己經趕到了大沽堡邊,立刻通過城打,加入到戰鬥中。這一下商家軍的兵力、武器都在清軍之上,清軍頓時就抵擋不住了,衝上來的都被殺得紛紛倒地身亡,其他人見了,那裏還敢再抵抗下去,立刻四散逃開,商家軍趁勢也攻占了大沽堡。

在奪取了大沽堡之後,其他的登陸部隊的士兵和大部份火炮也都基本登上了陸地,而滕胤玉也下令,隻在大沽堡裏留下一個營駐守,其他部隊立刻出發,去奪取天津衛。而同時突袃艦隊也派出一部份中小型戰船,由海河逆流而上,從水麵上支援登陸部隊。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