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機密泄漏(下)(2 / 2)

過了好一會兒,洪承疇和多鐸才回過神來,多鐸看了洪承疇一眼,這時也不得不佩服洪承疇,當初一定要堅持招降李本深,才能夠這麼深刻的了解商家軍的訓練、戰術機密。現在看來,就算是沒有渡海突擊的事情,收降了李本深也絕對是有用的。至於什麼禮節問題,隻是末枝細節,多鐸畢竟還沒有官僚化,也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關於商家軍和商毅的秘密,還要從李本深身上慢慢的挖掘,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商毅的渡海突襲計劃,可不是刨根問底的時候,因此多鐸想了一想,道:“李本深,你甚然己經投降了我大清,日後也就該盡心竭力,為我大清效力,隻要是你好好當差,我大清自然也不會虧待於你,現在本王做主,賜你漢軍正紅旗出身,三等梅勒章京,以後有功,再另論功行賞。”

梅勒章京看起來和梅勒額真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是完全不用的,前者是爵位,;而後者是八旗官職,相當於一旗的副旗主。

這個時清朝的爵位定製於乾隆時期,但這時已大致成形,後來隻是名稱改變和微調,梅勒章京也叫阿思哈尼哈番,大致等同於男爵,分為三等,因為這時清廷爵位設置沒有候、伯兩級,因此公爵以下,就是子、男兩級,因此梅勒章京在爵位中己經算是效高的了,按官品算是正三品,而且封爵比封官要難得多,也是一種很高的殊榮,一般來說隻有立下大功的官員才有資格被封爵,而賞漢軍八旗出身,也是另一種榮謄。

而李本深隻是降將,又是在沒有任何官職的情況下,被賜漢軍八旗出身,封三等梅勒章京,確實是不小了。因此李本深也頗有些受寵若驚,這一次也不用洪承疇提醒,立刻跪倒在地上,道:“多謝豫親王。”

多鐸也點了點頭,道:“去吧,以後我大清還有用你的時候。”

李本深退下去之後,多鐸立刻又問洪承疇道:“洪大人,那麼依你之見,商毅渡海襲擊盛京看來應該是不假了,但我們現在又應當如何應對呢?是否該立刻回軍,或者先派一支人馬回京去?”

其實現在該怎麼辦?洪承疇也沒有拿定主意,才回來找多鐸商議,因為如果渡海襲擊盛京是真的,那麼現在盛京恐怕早己經被商家軍攻領了,而從江北調兵回北京,至少也要十五天左右的時間,增援盛京,恐怕一個月都不夠,因此早就己經晚了,但又不能坐視不管,否則以後追究起責任來,恐怕也脫不開幹涉。

洪承疇仔細想了一想,道:“王爺,沒有攝政王的命令,我們無故回兵,恐怕不妥。而且萬一渡海襲擊盛京並非屬實,而貽誤了南方的軍機,豈不是我等之罪。”

多鐸也連連點頭,雖然洪承疇沒有明說,但多鐸心裏十分清楚,如果自己就這麼冒然帶兵回北京,恐怕會立刻被指為圖謀不軌之意,那怕自己是多爾袞的弟弟,也不能例外。

這時洪承疇又道:“因此依微臣之見,應該立刻派人,以八百裏告急,將此事回報北京,請朝廷加強遼東防禦,並且告之朝廷,我等己經準備好了軍馬,隻等朝廷令下,隨時都可以回援北京,這樣才是萬全之策。”

多鐸當然知道,什麼萬全之策,其實現在早就晚了,但洪承疇所說的,確實是現在最好的辦法,無論現在商毅有沒有攻下盛京,反正在北京傳令到南京之前,先把這個消息送到北京去,也能把自巳的責任推掉大半,至於回不回兵,什麼時候回兵,那就是北京朝廷的事情,自己隻是聽侯命令行事,可沒有半點責住了。洪承疇果然是老謀深算,於是立刻道:“洪先生,你說得不錯,我們立刻聯名,將這個消息發回北京。”

洪承疇也點頭道:“現在湖北那邊戰事正緊,微臣想連夜趕過江去督戰,王爺要不要也去湖北視察一下呢?”

多鐸明白洪承疇的意思,是讓自己離開南京,因為一但渡海襲擊盛京是真的,那麼這次南京恐怕就真得危險了,但他想了一想,覺得現在就走,還早了一點,還是觀望幾天再說,因此道:“好,你先過江,本王把南京的事務處理一下,然後再去湖北。”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