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客觀情況如何,黃安縣己經失守是事實,而且黃安縣是商家軍在湖北地區的核心地區之一,盡管又付出了八千餘人的傷亡代價,但在奪取了黃安縣之後,對清軍來說確實是一次重大的勝利。因此清軍的士氣大振,而洪承疇也決定趁甠進攻,集中十萬左右的兵力,開始向麻城、羅田兩縣發動攻擊。不過這一次清軍進攻的側重點是羅田,麻城是牽製。
得到了黃安失守的消息之後,李定國和李岩也意識到局勢比自己預想的要嚴重得多,想把這兩個月堅持過去,可並不容易。於是幾個人進行緊急商議,決定派副軍長黃慶文去指揮二十二旅,並從三旅中抽調一個營,補充到二十二旅中去,和二十二旅的剩餘兵力一起改編成六個營,以三個營組成一個團,駐守在金沙關、白沙關一帶,繼續準備和清軍作戰。
二十二旅的善後工作到是好處理,但軍心動搖的情況,到不容忽視,盡管九師、十八師、三旅的情況都比二十二旅要好一些,但如果不加以阻止,現在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繼續動搖下去。因此在當務之急,還是要振奮軍心士兵,讓士兵們知道,局勢並不是不可收拾,湖北戰區還有希望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一二個勝仗,比什麼說教都管用,那怕是小勝仗也行。
因此李定國也決定,趁著清軍的堡壘群還沒有推進到麻城縣的外圍時,主動出擊,集中兵力,打擊一下清軍的氣焰,那怕是為此消耗一些彈藥和兵力,也再所不昔。而李岩也絕對支持李定國的決定。
這次出擊,李定國帶了九師的兩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營,又從三旅抽調了一個團,共計約有近一萬兵力。
這時清軍修建的堡壘群離麻城縣約有四十裏的距離,李定國命令十四團的四個營分頭出擊,毎個營帶十門火炮,各去襲擊一個清軍的堡壘。一但清軍的援軍趕來,就立刻向指定的地區撤退,而李定國帶著另兩個團已經埋伏好了,隻等清軍追出來,就給清軍來個突然襲擊。
這個作戰方式的本質其實仍是短促突擊戰術,隻不過李定國改為了多點同時出擊,目地是打清軍一個防不勝防,同時也爭取把清軍引出堡壘群來,進行殲滅。
果然商家軍四點同時出擊之後,清軍也確實有些手忙腳亂,但還是一路一路的派出援軍去救援。但清軍的援軍一到,商家軍就立刻撤退,等清軍去救援另一個堡壘時,商家軍馬上就又殺了回來,也弄得清軍顧此失彼,左右為難。結果反而被商家軍打破了好幾個堡壘。
有一次清軍終於忍耐不住,追出了堡壘群,但還沒追出十裏遠,就被商家軍的伏兵殺出,慘敗著逃了回來。而洪承疇得知這一結果之後,也立刻嚴令各軍,沒有自己的命令,決不許追出堡壘群去,如有違令者,雖勝亦斬。因此無論商家軍再如何引誘,清軍也不再追出來了。隻能躲在堡壘群裏,和商家軍玩這種貓鼠遊戲。
結果戰鬥一共進行了六天時間,商家軍一共攻破了清軍二十三個堡壘,殲滅清軍八千餘人,而自身的傷亡還不足一千人。當然這也和清軍在麻城一線投入的兵力較少有關。但商家軍陣亡的人數雖然不多,卻消耗了大量的彈藥,由其是炮彈,因為了減少兵力的損失,攻打堡壘都是用猛烈的炮火轟開,炮彈的消耗量也超過七成以上,達到了一個戒界線的位置。這也導致商家軍的這一輪進攻無法維持下去。不過這一次出戰的目地卻達到了,因此李定國也撤軍回到麻城縣駐守。
盡管這一次出戰確實取得了不小的勝果,但對整個局勢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就在十月十二日,守衛羅田縣的十八師用光了所有的彈藥,在取得軍部的同意之後,從羅田縣撤離,退進了鬆子關、長嶺關一帶駐守。
不過清軍雖然攻取了羅田縣,但也付出了一萬二千多人傷亡的代價。而十八師在撤離羅田縣之後,還有八千人左右的兵力,仍然有一定的戰鬥力,隻是在撤退的時候,師長李成棟被流彈擊中陣亡,這也是商家軍成軍巳來,陣亡的最高級將領。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