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軍法,也再一次震攝了全軍,無論是滿漢士兵,對洪承疇的命令都充滿了敬畏之感。而洪承疇和勒克德渾又聚集了四萬五千兵力,向大同鎮發動了進攻。
大同鎮並沒有城牆可以駐守,好在是李定國早有準備,在前幾天的時間裏,大同鎮外也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以抵抗清軍的進攻。
不過防守戰一向都是商家軍的擅長,清軍一連進攻了二天,對大同鎮到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威脅。
但清軍的進攻也改進了不少,開始學會將兵力充份散開,進行散線進攻,雖然暫時還不能憾動商家軍的陣地,但卻大大減輕自己的損失。在以前的戰鬥中,一般來說,商家軍的十次射擊中,可以命中三次左右,但現在實際巳經下降到隻能命中一次多一點。當然這也是清軍還在有意試驗這種新的散線進攻戰術,因此進攻的強度也不大,這兩天的進攻中,清軍總計損失的兵力也不超過一千人。而相對的,商家軍則消耗了大量的彈藥,時間拖長,對商家軍肯定不利。
直到這個時侯,李定國才真意識到,這一次湖北戰區的局勢確實十分危險,看來對目前的戰事,也要重新估計。
而且這時清軍在西線也再度發動進攻,原來耿仲明兵敗之後,退回到黃陂縣一帶駐紮,駐守湖南的韓岱又給他派來了一萬人馬增援,同時耿仲明也收到了洪承疇的命令之後,也開始老老實實的修築堡壘,緩緩向黃安縣逼近。
為了加強黃安縣的守衛,李岩己經將駐守麻城的二十二旅的一個團派往黃安縣駐守,但這時麻城縣也空虛了下來,隻有少數警衛兵力和地方民兵駐守。因此李岩也給李定國來信,問他是否能夠從大同鎮抽出一個團的兵力,回來駐守麻城,而且最後李定國能夠親自回麻城一趟,眾人好聚集一起,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李定國也早有這個打算,於是在收到了李岩的信之後,也立刻決定,留十八師、三旅和九師的炮兵團在大同鎮駐守,自己帶著九師其他兩個團返回麻城駐守。並把所有的彈藥都留在大同鎮。
因為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九師一直都充當戰鬥的主力,士兵們不僅疲勞,而且兩個主力步兵團的損失都很大,由其是十四團,損失的兵力幾乎達到了一半,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整和補充。其實大同鎮的戰線並不大,隻要是能夠保證有足夠的彈藥供應,刮下的商家軍還是能夠守住大同鎮的,把九師其他兩個團帶回麻城,並不會大同鎮造成多大的影響。同時還可以盡快讓九師補充兵員,恢複實力。
回到了麻城縣之後,李岩,李定國、李牟等人經過了一番仔細的商議之後,決定聯名像杭州統戰部發送一份公文,詳細介紹了目前湖北戰場麵臨的局麵,並且也直言不違,由於這一次清軍的兵勢過於強大,同時又釆用堡壘進攻的戰術,使商家軍難以像以前那樣靠運動戰取甠,因此如果僅靠湖北地區現在的兵力,幾乎可以肯定是無法再次打敗清軍,必須得到浙江,或是揚州地區的援助,才能繼續和清軍戰豐。
公文發走以後,李岩、李定國等人一麵等待著杭州統戰部的回複,一麵也加緊備戰。
這時清軍在西線也在慢慢的修建堡壘,逐步推進,但暫時還沒有危脅到黃安縣的邊緣來。因此李定國也下令駐守黃安縣的二十二旅旅長李本深,不斷派兵襲擊清軍的築堡施工,以延緩清軍的進度。
而在東線上,清軍己經了先期的試探進攻以後,也開始逐漸發力,對大同鎮的進攻,也加強了不少。但商家軍顯然也對清軍的散線進攻有所準備,在防守的時候,並不在追求以密集的火力網阻擊清軍,以禦敵於陣地之外,而是追求命中率,爭取打準,節約彈藥。而等著清軍接近到陣地三十到四十步的距離,開始收縮、集中的時候,才突然加強火力,給清軍以猛烈的打擊。並且還會在陣地中故意露出一段空隙,吸引清軍攻擊過來,然後在正麵和清軍進行白刃作戰,而則麵以凶猛的火力切斷清軍的後援部隊。以優勢的兵力,將攻進商家軍陣地的清軍消滅。
就在這樣製約和反製約的來回攻守中,戰鬥也進行的越來越激烈。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