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是這樣想,但洪承疇卻並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洪承疇久曆官場,又在關外住了數年,對清廷上下都看得十分透澈,包括對多爾袞的脾氣稟性也十分了解,當然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堅持己見,那怕是當麵拂了多爾袞的意見也不用怕,比如當初堅絕反對南征,而這一次又堅持打持久戰,都屬於這一類型。而有些事情,盡管明知是錯,但也是絕對不能反對的,比如這次的剃發令。因為前者屬於業務範圍,就算是當時觸怒了多爾袞,被罷官免職,也有機會東山再起,而後者則屬於路線問題,如果站錯了隊,那可就是萬劫不複了。
這方麵也包括多爾袞的謀位大計,洪承疇這幾年冷眼旁觀,也看得十分清楚,但他卻從來沒有主動向多爾袞示好過,這一趟水實在太深了,不是自己所有能夠參與得丂的。因此這幾年來,洪承疇為清廷所做的事情,全都是從盡人臣之責出發,無論是誰上台,自己都無可挑剔,而同樣無論誰下台,也不會輕易動搖自已的位置。
因此洪承疇也立刻表示了自己對剃發令的支持,不過他也向多鐸表示,自己馬上就要趕赴江西,因此在南京地區推行剃發令的事務,就請多鐸來主管,同時洪承疇又下令,自己準備帶去江西的漢軍,三天之內,必須立刻完成剃發,然後再起兵出發。
對洪承疇提出的這一點要求,多鐸也覺得十分合理,他畢竟還年輕,當然沒有想到,洪承疇其實是把一個燙手山芋塞到了自己的手裏,因此也立刻就同意了下來。
就這樣在三天之後,洪承疇和勒克徳渾從南京出發,趕奔江西,而多鐸在南京一麵下令各路人馬向湖北發動進攻,一麵也強令南京附近的漢族居民統統剃發。
――――――――分割線―――――――――分割線――――――――
這時在杭州的商毅早就從北京的情報人員那裏知道了清廷要正式頒布剃發令的清息,也不由覺得十分好笑,自己還以為在本時空裏,清廷不會頒布剃發令了,誰知僅僅隻是晚了近一年的時間。
不過清廷頒布剃發令,對自己是絕對有利的,因為在另一時空裏,就是在清廷頒布剃發令之後,在整個南方軒起了一股反清的**,許多己經歸降清廷的地方都紛紛降而複反,而一些持觀望或有意降清的勢力,也都因為不願剃發,而改變了初衷,隻可惜當時的南明各方勢力的表現太差,才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可以說清廷本來是有希望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就統一全國,結果由於剃發令的頒布,一直推遲了二十年。
因此如果自己能夠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大力宣傳,挑起整個南方對清廷的不滿情緒,也軒起一股反清、抗清的**來,對於渡過目前這段最艱難的時間,是大有益處的。不過商毅首先下令,在南京和北方的情報人員都要順從清廷的剃發令,不能因小失大。
在六月十日,[杭州時報]就首先報導了清廷頒布剃發令的消息,而在六月十二日,南京也由洪承疇和多鐸兩人的名議下令,南方各地軍民官員剃發梳辮,不得違抗。
這一下孑果然激起了整個南方強烈的不滿情緒,大順軍的餘部在進攻荊州失敗以後,一度也有降清的打算,但因為剃發令而終止,有一些還幻想與清廷議和的勢力也沒人敢再提議和。
而在浙江省內,更是群情激怒,一些東林、複社、幾社的殘餘人員,和一些退隱在浙江的明朝官負,本來對啇毅還不怎麼待見,但也被清廷頒布的剃發令所激怒,使不少人改變了初衷,決定投靠到商毅旗下,和清廷抗爭到底,其中不乏曆史知名的人物,如江陰縣的典史閻應元、陳明遇、武舉人王公略、嘉定縣鄉紳侯峒曾、進士黃淳耀、吳江人吳日生等人。也使整個浙江的力量終於全部團結在商毅的周圍,同時抵抗清軍。
商毅也十分高興,看來自己真該好好感謝清廷才對。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