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海軍計劃(1 / 2)

新戰艦的命名和艦長的人選都己經確定了下來,下一步就是嶽飛號的船員、水手、士兵和武器的配置,這些細微的事情當然不用商毅來親力親為,隻要布置下去,由海軍部自已來決定也就行了。

另外嶽飛號裝配的一百一十八門火炮在兵工廠裏也有一部份現成的,可以馬上搬來裝載使用,剩下的部份在這幾個月裏也差不多能夠完工,在嶽飛號正式服役的時候,至少也能夠裝配上一百門左右的火炮,這樣也就基本夠用了,至少在亞州海域的範圍內,恐怕還沒有一艘能和嶽飛號相抗衡的戰艦。

在這段時間裏,造船廠先後又製造了二十多艘戰船和輔助戰船,因此用不了多長時間,海軍部差不多可以編製第六支分艦隊了。

不過這一次商毅來到造船廠,也不僅僅隻是專為參加這艘新船的下水而來,同時還要對海軍部進行一些戰略調整,因為海軍部的基地就在造船廠傍邊。

商毅的第一個計劃是在海軍部中正式成立長江分艦隊,專門付責長江流域的水戰。因為現在湖北戰區的局麵己經打開,利用長江水路運送物資的時間會大量增加,而且在年底以前還要完成收複南京的戰略計劃,因此在以後商家軍會在長江中和清軍發生眾多的戰鬥。

但現在商家軍的船隻絕大部份都是海船,由其是大型海船和江船還是有較大的區別,一般海船的吃水較深,多用尖底,動力主要是靠風帆,而江船吃水較淺,多用平底,在動力上是以帆槳混用,有些江船還會裝上水車。

在從南京到入海口的這一段長江麵寬水深,問題還不是很大,但過了南京,進一步向西到湖廣一帶的長江的河道就會逐漸變窄變淺,商家軍的大型海船在這種江麵作戰,就會十分困難。雖然在龍山水戰中,商家軍擊敗了淸軍的水軍但那一次主要還是因為清軍的水軍剛剛才組建,戰船、水兵都沒有經過訓練,但清廷決不會坐視商家軍就這麼繼續在長江上來往自如下去,一定會加緊建造戰船,訓練水兵,和商家軍爭奪長江的控製權。

因此商毅也必須未雨綢繆,有建造一批專用的江船,或都是江海兩用的戰船,再輔以少數中小型海船,組成一支專門用於長江內作戰的艦隊,而且就是收複了南京之後,有這樣一支艦隊存在,對於保護南京的安全,控製長江水域,也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商毅和胡江濱,海軍部的眾人商議之後決定,現在除了將嶽飛號繼續完工之外,其他所有在建的一千料以上的戰船全部都停建,而一千料以下的再建船隻,全部都改建成可以在海河兩路行駛的戰船,同時也開工再建造一批江船。

另外商家軍的海軍部本來就有近兩百餘艘小型的江海兩用戰船,或是江船,這些船隻都是收繳的原來明軍的海防用船,或者是征調的一批民船,還有少部份是在龍山水戰中繳獲的淸軍船隻,造船廠也將馬上對它們進行改造,爭取在**月的時侯,海軍部的長江支隊正式組建成立,並且參與年底收複南京的戰鬥。要求海軍部和造船廠緊密配合,完成這個任務。

而緊接著,商毅招集亞莉桑德拉、成鋼、黃震三人,招開了一個秘密會議,給海軍部布置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在今年**月之間的時候,以二到三支分艦隊組成一支混和艦隊,北上繞過山東半島,一直到遼東半島登陸,直搗清廷的老家盛京,給清廷在心窩裏捅上一刀。不僅能夠對清廷進行一次沉重的打擊,對浙江包括整個南方的軍心士氣,也是一個極大的鼓舞。而且這才是商毅來到造船廠的最大目地。

其實進行跨海突襲北京或是關外地區的戰術,早就在商毅的計劃之內,在淸軍入關之前,也曾經使用過一次,成功殺入北京城裏。但跨海突襲的戰術僅僅隻是單一的施行,作用並不是很大,最多也就是在北京郊外或是關外地區劫掠一番,然後撤離,對清廷打擊更多是出自於心理上的。在實質上的損害並不大,而且清廷在吃過一次虧之後,也必然會加強海防,再想第二次施行跨海突襲,困難也就要大得多了,因此這一戰術必須著眼於全局來考慮,成為全局戰場的一個部份,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商毅最初的打算是,在進攻北方的時候施行這一戰術,好從淸軍的背後下手,一舉占領北京。但現在離商毅有實力去進攻北方還差得太遠了,不過這一戰術實施顯然是可以提前,成為收複南京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