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進攻浙江(一)(1 / 2)

清軍的兵力調度,商毅很快就收到消息,不過他從南京一回到杭州,就開始布置浙江的防線,如果商家軍決意要防守,清軍恐怕很難突破得了商家軍的防線,因此商毅對清軍向浙江發動的進攻到並不擔心。

不過在回到杭州之後製定的“江南主守,江北主攻”的戰略,到現在仍然適用,因此在江南的清軍向江北發動進攻之後,商家軍在江北還是要繼續向清軍發動進攻,保持著對清軍的壓力,隻有這樣才能爭取到戰場的主動權。把淸軍的主力吸引到江南來,才有意義。

但上一次淮安戰役的失利,也讓商毅變得更為小心謹慎起來,畢竟現在的總體局勢仍然十分艱難,商家軍的每一次出擊都必須做好充份的準備,力求收到效果,不打無把握的仗。因此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商毅又仔細把淮安之戰和目前江北的局勢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結論是,盱眙是雙方的必爭之地,清軍才會派出重兵駐守,那麼這一次進攻,一定要找清軍的薄弱環節下手,爭取一戰成功。

而在江北的薄弱環節,就是靠近長江北岸的滁州、和州、廬州一帶,因為這裏本來是吳三桂的駐紮地,現在吳三桂率軍南渡之後,這一帶清軍的守衛十分空虛,正好可以做為這一次商家軍進攻的目標,不禁能夠擴大自己的地區,把清軍的江南江北兩個戰場分割開來,甚致有可能打通和湖北戰區的聯係,實在是一舉數得。因此在選定了目標之後,商毅也下令羅遠斌,命他立刻向**、滁州等地發動進攻。

就在商毅的命令下達之後,淸軍對浙江的進攻也開始了。

雖然知道阿濟格的用意就是讓自己和商家軍硬拚,借商家軍來消耗自己的實。但吳三桂和尚可喜現在都還不敢和淸廷反目,因為他們心裏都淸楚,現在的清廷,可不是明朝,盡管自己手裏的兵力己經十分雄厚了,但基礎不牢,缺乏根據地,並沒有擁兵自重的資本,因此盡管兩人心裏都不願意,但也不能不出尊令出兵。

不過吳三桂和尚可喜可都是聰明人,在這個亂世裏,手裏有兵才是王道。在出兵之前他們就都己經打定好了主意,出兵是出兵,打仗是打仗,不可混為一談,浙江要討,自己也要保,因此這一戰還是以保存自已的實力為主,見勢不妙就立刻撤退,千萬可別傻呼呼的去和商家軍硬拚。

因為在出兵之前,商家軍進攻盱眙被清軍擊敗,退回揚州的消息也傳到了南京,這也讓南京的清廷眾將也都著實得興奮了一把。這可是自從清軍南征之後,對商家軍作戰中,取得的少有勝利戰鬥之戰,因此也倍受眾人重視。而南京的清軍諸將都在認真研究這一戰的成敗得失,尋找對付商家軍的為法。但最終得出的最主要的一點結論就是:在這一戰中,清軍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守衛城牆,抵抗商家軍的進攻。也再一次證眀了一點,對付商家軍,最好的辦法還是用火器製火器。

於是在吳三桂和尚可喜出兵之前,都向要求阿濟格,拔下一批火器。雖然這一次阿濟格是有意要吳三桂和尚可喜去和商家軍硬拚,但對這個要求阿濟格也沒法拒絕,因此又分別拔給兩人毎人三十門火炮,其中紅衣大炮各有十門,火銃兵兩千,震天雷各一千個,另外各有拋石機二十架。在要到了足夠的火器之後,吳三桂和尚可喜這才分頭帶兵出發。

尚可喜率領六萬大軍,由鎮江出兵,沿運河東進,直撲常州而來。而商家軍並沒有固守常州,而是按計劃放棄了常州,退守到江陰和吳錫一線,依托著太湖,防守清軍的進攻。

商家軍在江陰和吳錫一線的兵力布置是第一軍第五師駐守吳錫,第一旅駐守江陰,總兵力為一萬七千左右。而蘇州還有一個預備旅駐守,作為後備兵力。

在攻取了常州之後,尚可喜也把下一個目標定為江陰縣。因為江陰隻是一個縣城,防守力相對要薄弱一些,因此尚可喜也覺得,應該好攻打一些,等攻下江陰之後,再進攻吳錫,或者可以直接繞過吳錫, 去進攻蘇州。於是尚可喜首先命長子尚之信帶領二萬人馬,進駐無錫西北十裏的高橋縣,牽製無錫的商家軍,使用不能支援江陰。自己和次子尚之孝,率領四萬大軍,進攻江陰。

因為尚可喜的部隊過去在清廷中,也是以使用火器戰鬥為主,本來就配有大量火器。而現在尚可喜又從阿濟格那裏要來了不少火器,因此相加起來,尚可喜部目前己經擁有火炮八十餘門,其中紅衣火炮有二十四門,另外還火銃五千餘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