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湖北援軍(上)(2 / 2)

由於商家軍在潘塘一戰中大敗淸軍,又活捉了清軍的主將也是暫任黃州知府的劉海安,因此現在整個黃州府都是一片混亂,而商家軍在黃州境內也是暢通無阻,橫行無忌,清廷的其他地方官員們都嚇得不淸,一個個都緊閉關城,躲在城裏不出來,生怕商家軍打到自己頭上來了。就算商家軍來自己的眼皮底下活動, 也沒有人敢管。

因此雙方很快就在蘭溪鎮碰頭,付責來迎接李岩的十四團營長是趙嶽,他也交給李岩一封李定國寫給他的信。李岩看完信之後,立刻明白了李定國的用意,因此立刻分兵,讓二十二團押運著帶來的物資,由兩個連帶領,先趕往麻城縣,自己和趙嶽帶領著另一個團和兩個連,去進攻黃州。

雖然商毅嚴令,在目前階,是不許攻打大城市的,但現在商家軍在湖北地區的擴張,由其是兩個團到達之後,物資供應出現十分缺乏,甴其是糧食的供應,僅僅靠現有的三個縣的庫存,最多隻能夠支應兩個月,遠遠支持不到秋收。而且軍隊的數量以後還會進一步擴大,因此就算是拖到了秋收,恐怕也難以供應。

因此李定國也把目光放到黃州,這一次攻下黃州並不是打算占領黃州,而是為了奪取黃州城裏的物資,供應自己使用。而且現在黃州城裏兵力缺乏,守備空虛,又是群龍無首的狀態,正好可以趁機下手。

而李岩也認為李定國考慮的十分周全,因為商家軍是嚴令搶劫普通的百姓,因此物資目標就隻有放在清軍占領的州府城中,現在正是一個大好的機會。於是和趙嶽一起帶兵出發,那知商家軍剛剛到達黃州城前,就遇到了黃州城裏各富戶豪強派出來的代表,向商家軍表示投降。

原來清軍慘敗,六千人馬逃回黃州的隻剩下一千多人,而且連知府大人也當了俘虜,黃州的富戶豪強們頓時也慌了手腳,他們當然不知道商家軍並不打算占領大城市,隻是按照常理來推斷,肯定是會來攻打黃州的。因此由黃州的通判陸通出麵,招集本地幾個大畗紳,共同來管理地方,並組織人員守城保境,但誰都知道,現在的黃州,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得住商家軍的進攻。

同時商家軍在蘄水、羅田、麻城等縣裏開公審大會,打土豪,分田地,這些事情富戶豪強們也都聽說過了。因此他們也都清楚,一但商家軍真的攻下了黃州,那麼被拖出去公審的,一定就是自己了。

這些富戶豪強於心自問,自已平素在黃州城裏的做為,每個人多少也都幹過一些仗勢欺人的事情,因此估計都夠得上被公審的標準。於是一個個這幾天都心驚膽戰。有幾個在外地有親友的豪強都收拾行李,連夜逃出了黃州府。但有條件外逃的,總是少數,絕大多數豪強都是本地人,房產地產都在本地,又能夠逃到那裏去呢?

於是陸通又招集眾富戶連日商議,最終決定,如果商家軍打到黃州來,就舉城向商家軍投降,隻救讓商家軍保證各戶的人生安全,當然如果商家軍需要什麼錢糧物資,那就盡管開價,眾人可以一起出資,湊齊這一筆保命錢。反正眾富戶他們也看得出來,所謂公審,不就是想侵吞錢財嗎?咱們就直接送給你不就行了嗎?當然如果要給百姓們分田地,也好辦,各家就再拿出一些土地來,隻要是能把命給保住就行了。

正好這時候蘄水縣的知縣鄭新民還在黃州等候處置,因為在蘄水、羅田、麻城這三個縣裏,隻有他一個人被商家軍釋放的,因此負責與商家軍聯絡,表達黃州城裏各富戶的意願自然也就是責無傍貸了。而鄭新民也知道這件事情是推辭不了的,另外他也覺得商家軍還比較好說話,不會濫殺無辜,因此也就答應了下來。

一切就這樣決定下來,眾人也就在黃州城裏等著商家軍到來,並且派人打聽商家軍的動向。不過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黃州北麵的麻城縣方向,卻沒想到商家軍從東邊向黃州靠近過來。

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這支商家軍是從長江直接登岸的,但鄭新民還是從黃州城裏出發,前來麵見商家軍,洽談舉城投降的事宜。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