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軍攻取羅田縣的過程,與蘄水縣大同小異,不過羅田縣的知縣王濟民可就沒有蘄水縣的鄭知縣那麼好的運氣,經過調查證實,這個家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汙吏,因此也成為商家軍挺進大別山的進軍過程中,第一個被處決的地方官員。結果經也了公審大會之後,連同其他幾名縣衙的官員,還有幾名地方惡霸,都在百姓們的歡呼聲中,被公開處決。
而與此同時,商家軍的進軍步伐也沒有停止,目標也對準了這次挺進大別山的重要目標——麻城縣。
麻城縣在後世,是與紅安齊名的將軍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糸的中段南麓,北與河南省商城縣、新縣以山脊為界,東北同安徽省金寨縣依界嶺分水,東鄰羅田縣,南接團風縣、西與黃安縣(即紅安)毗連。是大別山糸中的重要地點,因此也被商毅和李定國選為建立大別山根據地的重要縣城。
因此在李定國到達羅田縣之後,立刻開始準備向麻城縣發動進攻,而且這一次也決定甴自己親自帶隊進行。
在這個時候商家軍進入湖北己經有七天時間,而且連續攻取了蘄水、羅田兩縣,造成的聲勢也不小,在附近的地區,也多少都聽到了一些風聲,而知縣楊安民在縣城裏坐臥不安,因為離羅田縣最近的就是麻城縣,他知道的事情,自然也知道得比別人更清楚一些。商家軍饒過名聲較好的蘄水知縣,但卻殺死了羅田知縣,據說還招開了什麼公審大會。
麻城、羅田、蘄水三個縣的知縣名稱裏都帶個“民”字,因此當地戲稱為“三民知縣”而根據三人的品行,諧音為正興民、枉濟民、佯安民。甴此也可見三人的品行了。
楊知縣深知,論貪贓枉法、草菅人命,自己的行為比起羅田知縣王濟民來,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說別的,就是這一次籌集供應南京軍用的錢糧,楊安民可沒有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來了個二一添作五,收上來的錢糧足足要翻了一翻,多餘的部份,自然是進了楊知縣自己的腰包。記得有一次,大家一起到黃州府裏聚集,自己和王知縣還一起笑話過鄭新民,根本就不會當官,吃穿用住,比叫花孑強不了多少,而現在卻輪到人家看自己的笑話了。
楊安民也清楚,一但商家軍攻進麻城,自己估計也和王濟民的結果一樣,被拖出去參加公審大會,被處決是肯定逃不了的,弄不好被點天燈、淩弛也不是不可能。雖然有幕僚孫仁成勸他,還是盡早逃走避難,但楊安民一來是放不下家財,二來一但棄縣逃走,那麼以後可就是前程盡毀,終身再也無望為官員,楊安民可還有一些舍不得。同時楊安民也還抱有一絲僥幸心理,因為麻城離黃州府並不遠,隻有不到兩百裏的路程,他己經派出了公差向黃州府告急,隻要自已在麻城堅守二三天,說不定援軍就會到了。因此也就沒有孫成的建議。決定死守在麻城縣裏。
但現在麻城縣裏一共才有兩百多名士兵,加上捕快、差役和楊知縣的家丁,也不到三百人。麻城縣雖然不大,但就這麼一點人,連城牆也站不滿了。因此楊安民又招集縣城裏的大戶,民團,讓他們把自己家裏的家丁、護院都集中起來,一起防守縣城。總算是各家大戶也都知道唇寒齒亡的道理,也都積極影響知縣老爺的號招,出人出錢,最後一共湊出了差不多一千人來。也讓楊安民大覺安慰。
隻有師爺孫仁搖頭歎息,商家軍是什麼軍隊,幾十萬清軍都打不過商家軍,就這區區不足一千的烏合之眾,就想抵擋得住商家軍嗎?但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晚了,因為商家軍己經殺到了縣城前。而楊知縣為了鼓舞士氣,也決定親自在城上督戰。而縣大老爺都親自登城了,其他的幾各大戶當然也不能不舍命陪君子,因此也都在城牆上貓著。
見這一次麻城縣己經有所防備,那麼也隻能硬攻縣城了,因此李定國一聲令下,付責主攻的一個步兵營扛著剛剛製好的木梯,向麻城縣的城牆衝殺了過去。
而這時在城牆上,也集中了全縣所有的弓箭手,一共是五十三名,等待著商家軍進入到射程裏來。因為他們使用的弓箭大多都是自製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三四十步左右,加上城牆的高度,也決不超也五十步,而商家軍卻在離城牆還有六七十步的地方就停了下來,然後站成一列,舉槍向城牆上射擊。
一排槍聲響過之後,城牆上的士兵立刻倒下了三十多人,而商家軍的槍響聲音可沒有停下來,一陣接著一輪,隻打城牆上的守兵不斷的倒地身亡,其他的士兵也被嚇得紛紛後退,還有人向城下跑去,就連楊安民的號令也沒有人聽了,轉眼之間,在城牆的防線就被打了個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