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擁立監國(下)(2 / 2)

張煌言不知就裏,還以為商毅這是一片好心,因此也對商毅頗為感激,向商毅道謝之後,也立刻就告辭,返回溫州去向魯王報信,而黃宗羲卻沉著臉不說話,隻是向商毅拱了拱手,然後轉身就走,第二天也沒有來向商毅辭行,隻是派人來通告了一聲,就離開了杭州,轉回徽州去了。

商毅對這些事情並不在乎,相反在第二天的[杭州時報]上正式公布了自己的主張,現在的[杭州時報]己經在南方傳插的很廣,雖然這時南京失陷,[杭州時報]已經不能向西發行了,但在南方一直傳到兩廣地區,都有發行,雖然等[杭州時報]到達兩廣地區以後,至少己經晚了五天,但依然還是供不應求。

當然也把南京之戰的全部過程,還有商家軍的戰績,包括錢謙益寫的勸降順表,還有商毅回應的抗清詩,也都一一展現在南方的民眾麵前,有許多百姓,甚致是官員,都是靠[杭州時報]來了解南京的戰事,因為自從過年開始,南京的邸報就己經停止了。

而隨著[杭州時報]的傳播,商家軍的威名也在南方進一步擴大,因為在皇帝己死,清軍攻入城市中的情況下,商家軍依然能夠以不足三萬的孤軍,對抗十數萬清軍,堅守了南京達一個月之久,同時還給清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確實是十分難得,大多數人可不會管什麼黨爭不黨爭,誰在真正的抗擊清軍,誰在空喊口號,不幹實事,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在黃宗羲和張煌言都離開杭州之後,商毅也把精力都投入到備戰上來,現在防守計劃都己經布置好了,當務之急是將兵力都布置到位,而且前一階段的戰鬥減員還要補充,而新軍的中下級軍官缺口也都要選拔,這些工作都要趕來淸軍新一輪進攻之前完成。

另外就是武器裝配也要跟上,由其是現在槍枝不足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分配有限的武器,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還有預備軍也要再擴充,商毅也決定,在浙江地區再擴充十個預備旅,爭取在今年再擴充十萬左右的軍隊,這樣才能夠保證商家軍擴張之後,兵力不致於再不足了。

不過商家軍在南京的努力作戰到也並沒有白費功夫,盡管清軍終於在占領了南京,但自己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也需要修整一段時間,因此阿濟格也決定,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以穩固南京的防守為主。這樣一來,也給商家軍贏得了不少的時間,商毅一麵準備,一麵等待著湖北那邊,李定國的消息。

黃宗羲和張煌言分別回到了徽州和溫州以後,果然不出商毅所料,兩方麵的擁立大臣都積極的反對潞王、魯王去杭州。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另一方是否會答應商毅的要求,反正隻要保證自己不會失勢就行了。同時也展開了激烈的口水大戰,互相指責,都宣稱自己才是正統,而對方沒有資格監國等等。因為現在清軍停止了進攻,也使他們都能夠安下心來進行論戰,你來我往,也爭得不亦樂乎。

而南方其他的各勢力見商毅采用兩不得罪的態度,而清軍暫時又沒有繼續進軍的跡像,因此也都紛紛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在各地方有一點勢人的官宦豪族也都在打算找一個朱氏的後裔奉立,也過一過當官的癮,而一些藩王也都在積極活動,尋找支持的勢力,也坐一坐龍庭,享受幾天萬歲的稱呼,反正大家都是各取所需。盡管有人沒有找到藩王奉立,也扯起虎皮拉大旗,自立山頭,當家做主,反正在每一個亂世之中,也都不乏混水摸魚的人。

不過平靜的局麵終究隻是暫時是,清軍遲早都是要重新開始發動進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