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擁立監國(上)(2 / 2)

因此李岩也向商毅施了一禮,道:“大人高明,在下先告退了。”

等李岩走了以後,商毅這才命人去請史可法和吳甡來。

其實史可法回到杭州以後,也和吳甡商量過潞、魯兩位監國之間怎樣處理的事情,但這件事情實在是過於敏感了,而且現在兩人所處的位置也很尷尬,盡管兩人現在都有很高的聲望,也願意支持潞王,但可惜現在兩人並沒有得到潞王的策封,也就是說,現在兩人還不能算潞王監國朝廷裏的官員,想明白了這一點,兩人本來讚足的幹勁也不禁又泄了大半。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商毅能夠把潞王接到杭州來,這樣一來,還有機會。因此一聽商毅請他們去議事,也都趕忙趕到了督師府來。

那知聽了商毅的態度之後,兩人也不禁都怔住了,商毅這不是眀顯的腳踩兩條船嗎?但還真的沒有辦法說商毅不對,因為商毅並沒有不承認這兩位監國,而是都承認了,盡管從血緣上來說,潞王朱常淓確實比魯王朱以海近一些,但從手續上來說,誰也沒有得到先帝的詔書一類的證明文件,因此兩人都沒有正當的理由出任監國,也不能就說誰是真的正統。

而且商毅還祭出了明朝武將不得幹涉政務的祖訓,有了這一件大寶器護身,史可法和吳甡也徹底無言了。不過史可法還有些不甘心,又問了一句:“以恒,如果兩位監國都來到杭州,又當如何呢?”

商毅也笑了一笑,道:“監國大事,不是在下所能議論,如果兩位監國都有以來杭州,當然以先到者為主。”

商毅這麼一說,史可法也無話可說,因為商毅說的也有道理,先到先得。商毅又道:“兩位閣老,明天我會同時請見兩位使臣,也向他們正式宣布浙江的決定,因此也請兩位閣老也一起出席。”

史可法也點了點頭,和吳甡告辭,離開了督師府。而出了督師府之後,史可法立刻拉著吳甡,去找黃宗羲。

吳甡苦笑了一聲,道:“憲之,你這是做什麼?”

史可法道:“去找太衝啊,讓他立刻寫信到徽州去,請潞王馬上趕來杭州,徽州、溫州,兩地差不多,我們能提早一天,一定可以搶在魯王前麵。”

吳甡搖了搖頭,道:“沒有用的,就算太衝寫信回徽州又能怎樣,徽州的那幫人會讓潞王來杭州嗎?”

史可法也怔了一怔,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在徽州的情況,也明白過來,朱大典、袁宏勳、張秉貞這批人肯定是不會讓潞王來杭州的,因為潞王一到杭州,他們自然也就靠邊站了。他們的如意算盤是把潞王控製在自己手裏,而又能號令商毅。其實回到杭州之後,史可法也想通了這一點,隻是剛才一急,又給忘了。

這時吳甡又道:“不要說潞王不會到杭州來,我看就連魯王也不會到杭州來的。”

史可法想了一想,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點了點頭,道:“鹿友,你說得對。那麼我們現在怎麼辦呢?”

吳甡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抵禦清軍的南侵,而現在南方能抵抗清軍者,也隻有商毅一人,因此我們現在最好就是留在杭州,幫助商毅抵禦清軍的進攻,也算是為朝廷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吧。” 頓了一頓,又道:“而且無論是潞王、魯王那裏,也都沒有我們的插足之地啊!”

其實吳甡的政治敏感度比史可法強得多,一聽商毅的態度就明白商毅的打算,就是準備在潞王和魯王之間左右逢源,名議上保持明朝臣子的身份,但仍然保持著浙江的割據獨立性,而又不參與他們的爭權奪利,但不能不說這一招耍得十分高明。而現在自己的唯一出路,就是和商毅捆綁在一起,借商毅的聲勢,提高自己的聲望,然後再尋找其他的機會。

史可法到沒有吳甡想的那麼多,因此也不禁長歎了一聲,搖了搖頭,沒在再說話。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