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會聚江南(2 / 2)

而就在這時,商毅忽然靈光一閃,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商毅的頭腦裏成形。

商毅知道,在另一時空的1947、1948這兩年裏,當時的天朝太祖也麵臨著十分嚴峻的軍事局麵,因此他曾經提出過一個大膽的計劃,派遣十萬左右的軍隊渡過長江,在江南地區建立二到三個根據地,一方麵是在對手兵力空虛的後方插上一刀,另一方麵也可以把戰火燃燒到敵的後方,減輕正麵戰場的壓力。但這個計劃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執行,而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太祖在江南地區還缺乏民眾基礎。

而商毅所麵臨的局勢,和當時頗為相似,都是麵對著敵人咄咄逼人的攻勢,形勢十分嚴峻,而敵人的兵力也同樣過於集中在雙方的交界地方,後方十分空虛,如果在這個時候,派遣一支軍隊,逆江而上,在湖北一帶建立起一個敵後作戰區,一定也能夠打亂清軍的布置。

從地理上來說,湖北地區才是中國真正的中心地帶,四通八達,易攻而難守,由其是在東北一帶,就是後世著名的大別山區,地勢險要複雜,就是出動十萬大軍,也難以全部駐守得住。因此如果有一支人馬以這一帶山區為根據地,以遊擊戰的方式,四麵出擊,不斷打擊搔擾清軍的後方,一定會讓清軍十分頭疼,從而也可以大大減輕浙江戰場的壓力。

現在商毅占據著長江下遊的入海口,而湖北地區位於長江中遊,而且商家軍在水麵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因此雙方不僅能夠互相呼應,同時也可以使湖北地區的商家軍從浙江獲得補充,另外如湖北地區的商家軍果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也可以比較方便的把他們接回浙江來。

另外在民眾基礎方麵,商毅麵臨的局麵到是要好得多,因為在當初剛剛南下的時候,商家軍曾在湖北駐紮過幾個月,在當地的名聲相當不錯。而且在這個時代,滿清是地地道道的異族,商家軍不僅是漢族的軍隊,同時也代表著大明朝廷,再加上商家軍一慣的群眾政策,因此商毅也相信,隻要是軍隊一到,應該能夠很快就得當地民眾的支持,站穩腳跟。

當然這也確實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實,弄不好全軍覆沒都有可能,而且現在僅僅隻是商毅的一個構想,想要俱體實施,還是要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才行。同時執行這個計劃的人選,也要好好斟酌一下。好在是現在還有時間,可以讓商毅來慢慢思考。而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阻擊吳三桂的渡江人馬。

雖然吳三桂的人馬渡江作戰,是商毅已經準備好了的,但這並不表示就會輕易的放吳三桂渡過長江,商家軍在水麵上的優勢可不能白白的浪廢掉,因此趁著吳三桂渡江的時候,襲擊他的渡江船隊,不僅可以先消滅一部份吳三桂的兵力,另外也可以拖延一下吳三桂渡江的時間,使自己能夠有便多的時間準備。就像是伏擊尚可喜一樣。

因此商毅得知吳三桂的人馬在江浦一帶渡江之後,也立刻下令水軍出擊,襲擊吳三桂的渡江船隊。

江浦在南京上遊二十多裏的地方,黃震奉命之後,帶領水軍逆江而上,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到達了江浦一帶的江麵,果然發現了清軍正在橫渡長江。黃震立刻下令船隊排成一路縱隊,直插淸軍的渡江船隊,然後左右開火,轟擊清軍的渡江船隻。

清軍一來是沒有準備,二來用於渡江的船隻都是臨時租調的民船,根本就沒有裝配任何武器,因此在江裏作戰,那裏是商家軍的對手,在炮火的打擊下,一艘一艘的被擊得沉入江底。而其他船隻見狀,也都嚇得連忙各自靠岸,不敢再輕易渡江,己經渡過江的船隻,也不敢再轉回來。

結果這一戰清軍一共被擊沉了五十一條船,陣亡士兵三千餘人,但隻送過去了五千餘人。其他的人馬仍然被阻隔在長江北岸。而吳三桂見狀,也不敢在江浦繼續渡江,隻好率軍繼續向西前進,盡可能的離南京便遠一些,再另選其他的地方渡江。而商毅也下令,在沿江密切關注清軍的動向,爭取再找到襲擊清軍渡江的機會。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