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阿濟格也首先對眾人說了幾句安慰的話,表示隻要是誠心投降大清,那麼以前的事情一概過往不咎,並且保證眾人及其家屬的安全。不過要是懷有二心,假意投降,還想著複興明室,圖謀反叛後,或者是明知有人圖謀不詭,依然隱情不報,甚至包庇隱瞞者,不仗一概殺無赦,而且還是滿門抄決、誅連九族。
眾官員也被嚇得一怔一怔,聽完之後,趕忙跪伏於地,一邊口稱大清萬歲,一邊紛紛表明心跡,說明自已是真心投降,決不會反複無常,同時趙之龍還表示,願意為大清統一天下,效犬馬之勞,幫助阿濟格勸降其他各地的明朝官員等等。
阿濟格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此也十分滿意,立刻下令,命降臣中,推舉一名文釆出眾者,寫一份勸降順表,以曉愉其他各地。
眾降官推擁了一番之後,一致認為其中隻有錢謙益的才學出眾,文釆斐然,這份勸降順表,自然是非他不可了。而錢謙益也知道這事是推不過去的,因此在謙讓了一下之後,也慨然允諾。當下立刻命人鋪紙研墨,而錢謙益不愧是大材子,果然文思泉湧,片刻之間更己是胸有成竹,立刻揮筆急書,洋洋灑灑數百言,一氣嗬成,文曰:
“自遼、金、元以來,由沙漠入主中國者,雖以有道代無道,靡不棄好而構釁,問罪以稱兵;曾有以討賊興師、以救援奮義逐我中國不共天之賊、報我先帝不宴目之仇,雪恥除凶,高出千古如大清者乎?有肅清京闕、修治山陵,安先帝地下之英魂、臣子獄中之哀痛如大清者乎?有護持我累朝陵寢、修複我十廟宗祧,優恤其諸藩、安輯其殘黎、擢用其遺臣、舉行其舊政,恩深誼崇、義盡仁至如大清者乎?權奸當國,大柄旁落,初遣魏公翰而不奉詞、繼遣陳洪範而不報命;然後興師問罪,猶且頓兵不進,紆回淮、泗以待一介之來。自古未有以仁禮雍容揖讓如大清者也。助信佑順,天與人歸。渡大江而風伯效靈,入金陵而天日開朗。千軍萬馬寂無人聲,白叟黃童聚於朝市。三代之師,於斯見之。靖南覆轍,誰為一旅之師?故主挾歸,彌崇三恪之禮。凡我藩鎮督撫,誰非忠臣?誰非孝子?識天命之有歸,知大事之已去;投誠歸命,保億萬生靈。此仁人誌士之所為,大丈夫以之自決也。幸三思而早圖之!謂予不信,有如皎日。”
寫完之後,趙之龍首先拍掌稱好,並且當眾又大聲朗誦了一遍。一來錢謙益確實是大家風範,一筆文章寫得是洋洋灑灑,富麗堂皇,而且驪四駢六,詞藻優美,而趙之龍的誦讀也是抑揚頓挫,感情豐富,也把大清的功德赫赫,渲染得淋漓盡致,義正詞嚴, 完全是一派仁義之師的架式。
因此在他讀完之後,其他官員也都紛紛稱好。阿濟格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在清廷也沒少和範文程、寧完我這些有文化的人打交道,多少也能夠聽懂一些,而且他身邊也有漢人幕僚,又為他詳細解釋文中之意,也理解了錢謙益的這篇文章雖然之乎者也不少, 但確實都是說的大清的好話,加上趙之龍讀得也十分好聽,因此心裏也十分高興,又誇讚了錢謙益幾句,並立刻宣布,由錢謙益和趙之龍共同管理明朝的降官,清理府庫,人員。並且拍著他們的肩膀,讓他們好好的幹,以後大清一定為量材錄用,論功進賞。
而錢謙益和趙之龍也十分高興,當然又帶領著官員,向阿濟格拜謝,隨後退了下去。
一個時辰之後,錢謙益拿帶統計出來的清單來見阿濟格。因為各衙門的統計結果都己經出來了,隻需要彙總一下就可以了,再加上錢謙益昨晚沒有熬夜,因此也充滿了幹勁,經過統計之後,南京各府庫相加,有黃金三萬餘兩,白銀四百二十餘萬兩、各種糧食五十餘萬石,其他的各種物資累計,可拆算白銀有三百多萬兩。
看完清單之後,阿濟格也十分高興,因為他也知道,連番激戰之後,清廷的國庫十分空虛,這一次南征己經是免力而為。而自己一路東進,除了從李自成手上搶到十幾萬兩白銀和幾萬石糧食之外,其他地方都不是什麼大城,因此也沒有再搶到多少物資了,而在南京得到的這一筆物資也足以支撐南征繼續進行下去了。這麼看來多爾袞的決策還是對的,有什麼比搶來錢便快呢?
但阿濟格的高興勁並沒有維持太久,另外一份統計清單馬上就讓他笑不出來了,昨晚一戰,清軍一共戰死了一萬一千三百多人,另外還有三千四百多人受傷,總計塤失的兵力在一萬五千人左右。這樣的結果顯然讓阿濟格又眉頭緊鎖起來。
這時清軍進攻南京,集中了十五萬左右的兵力,現在進城的人馬約有七萬,另有三萬在石城門前與商家軍城外的人馬對持,其餘人馬一部份駐紮在聚寶山西邊,一部份駐紮在神烈山南邊的東安門前。
不過今天己經晚了,因此阿濟格也決定,明天再向商家軍發動進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