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皇教主皺了皺眉頭,道:“撤出南京?”
傳長老道:“教主,屬下也覺得師長老之言有理,現在的局勢,我們沒有必要守在南京,給東林黨陪葬,不如撤出南京,再度轉入地下發展,等待時機,再圖大業。而且就算現在人員不撤,也應該將一部份財產先撤出南京,作為以後再起事之用。”
玄皇教主沉呤了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道:“你們說得都對,有備而無患,我們確實應該考慮撤離南京了。我教在江西、安徽、福建、兩廣勻有基礎,我看可以先撤到徽州,然後再計議到那裏去安身,你們可以先擬定一個計剗出來。”
就在他們說著的時候,一個教徒來報:“教主、各位長老,夫人回來了。”
玄皇教主道:“快,快讓她進來。”
明石姬進屋之後,教主立刻問道:“石姬,你這次進宮的情況怎麼樣?”
明石姬道:“回稟教主,夕顏說她有辦法,可以讓東林改變主意,立刻調商毅進京,但就是擔心商毅不願來。”
玄皇教主也不禁麵露喜色,道:“夕顏的擔心也有道理,我看你就在辛苦一趟,到浙江去勸說商毅,隻要他來,我們一定全力配合他。”
――――――――分割線―――――――――分割線――――――――
自從[杭州時報]把清軍南侵的消息公布出去之後,在毎一期的報紙上都會刊登清軍的進展消息,一邊指責東林黨的失策,一邊又宣揚清軍的殘暴行為,並且勸碩嶧毓斯Υ?暇┦忻瘢?盡可能出城去躲避。
而隨著消息傳播,南京城內外的恐懼情緒也在與日俱增,一開始是在外地有親友的人紛紛出城逃離,去投親靠友去了。接著是一些有錢的大戶,也紛紛將自己的房子地產等等,兌挽成金銀,然後逃離了南京。而現在已經有不少百姓,也開始出城逃難。短短十幾天內,已有十餘萬居民離開了南京,各奔他鄉而去。
另一方麵,南京城裏的秩序也開始混亂起來,搶劫偷盜事件也層出不窮,一直發展到了公然械鬥,史可法入南京之後壓製下去的這地方幫會勢力也都又死灰複燃,紛紛又拉幫結派,在南京城中公開的搶劫打砸,而且這一次,有不少軍隊都參與進來,因此整個局麵也比倒馬事件之後更亂。
麵對著這樣混亂的局麵,執政的東林黨根本就一籌莫展,拿不出一點辦法來。一開始內閣還下令,關閉城門,不許百姓出逃,但守門的士兵都跑光了,城門自然也守不住了,而從此之後,東林黨也再沒有任何行動了。
當然東林黨不采取行動,也是因為實在抽不出功夫來,因為每一天的朝會。幾乎都是在爭吵中渡過的。自從清軍南侵的消息被[杭州時報]捅出去之後,倒順派的幾名主要成員,以及內閣的二名閣員也就成為眾官員們攻擊的目標,有人指責他們封鎖軍情是何目地,莫非是想等淸軍打到南京來,把皇上,圮大家都一網打盡嗎?也有人指責他們不該逼走了李自成,導致清軍一路東進,暢通無阻;還有人幹脆就要求他們辭職謝罪,然後調商毅出兵,來保護南京。
而在指責他們的官員中,有不少是在順逆之爭中,他們的支持者,甚致還有不少就是東林黨的成員,現在也都反戈一擊了。當相也不是所有的人卻轉變了立場,還是有一部份死硬到底的官員,極力的分辯自己的倒順行為是正確的,錯的是史可法、吳甡、商毅他們。
於是每天的朝會就變成了官員們的吵架大會,而且內容也從最初的順逆之爭,該不該調商毅進京,一直引申到什麼君錐ブ彌卸崠幀人、天道人欲、忠奸事非的辯論上來。而清軍大軍逼近的事情,卻似乎全被遺忘了。
就在這時,朝堂中又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盧九德帶領著一幫小太監來到了當場,花了老半天勁,才算讓所有人都停了下來,然後盧九德才宣稱,皇帝朱由崧要升殿設事,招集所有官員上殿。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