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技術革新(一)(2 / 2)

這種鑄炮方式,也被認為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的雛形,不過雖然這種方法比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提前了二百多年,當然和真正的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真正的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是在十九世紀中期的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甴美**官托馬斯×J×羅德曼發明,也就是采用中空的模芯鑄炮時,在其中導入冷卻水,此法即可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這樣一來發射藥的爆炸力就為炮膛四周的整個厚金屬層所吸收,而不是層層向外膨脹。其耐用程度從理論上來說,可達到先前的五至十倍,甚致更大。而且不僅大幅度減少了廢品率,減少了火炮的鑄造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了火炮的身管壽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叧外堅固的炮管能夠承受更多的火藥爆炸,從而也提高了火炮的射程。因此使用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鑄造重型火炮,是非常有用的。

對於火炮的射程,商毅到沒有太多追求,因為商家軍的火炮射程本來就比清軍略勝一籌,而且黑火藥的爆炸力也決定了在這方麵提高的餘地並不大。但如果能夠大幅提高火炮的壽命,還是相當可觀的,因此火炮的壽命增加了,不僅可以節約原材料,還可以抽調一部份工匠到製造火槍的工作上來。

而且從理論上來,現在巳經能夠熟練掌握鐵模鑄炮法工藝的商家軍兵工廠,再使用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也是完全做得到的。雖然這項新技術在短期內還不能迅速普遍運用,但從長遠來,還是十分有必要的,畢竟和清軍的戰鬥,不會是一二年能夠結束的。

聽商毅說完了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的施工原理之後,孫和鼎還是似懂非懂,畢竟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熱脹泠縮學說出現,但孫和鼎到是明白,商毅的目地就是讓炮管的內壁先冷,外層後冷。

雖然孫和鼎不明白,這樣的做法真的有用嗎,但對商毅提出來的方法,他可不敢輕視,因為在以前,商毅己經提出過好幾個技術更新的方案,都被證明是有用的,還自行設計出幾種新式的武器,因此孫和鼎也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反正中國的工匠也是習慣性的不問原理,隻管方法,有沒有效,先按這種方琺鑄幾門炮出來試一試。

不過商毅也清楚就算是兵工廠能夠熟練運用了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 也不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還是要另想別的技術革新辦法才行,當然暫時隻能先這樣了,等找到解決的辦法再說,而最後商毅還給孫和鼎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就是改進和研製後填彈式步槍。

後填彈式的火炮和步槍。是火器發展的必然趨勢,由其是步槍,隻有樂用後填彈式才能極大提高射速,不用再用什麼三段連射了。而且後填彈式步槍的三個必須條件,雷汞、火帽、金屬彈売,商毅已經解決了兩個,而金屬彈売雖然暫時還不能解決,也不是不能想別的辦法代替的, 因此也可以說, 研製後填彈式步槍的條件巳經成熟了, 可以試一試。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