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出兵(2 / 2)

這樣的武裝力量那裏能夠抵擋得住商家軍的進攻,結果兩路進軍都十分順利,幾乎是勢如破竹一般。南路軍由成進率領,渡過黃河之後,一路北上,連續攻取了沭陽、海州、宿遷、贛榆等地,整個運河以東的地方,全部都歸商家軍所有;而北路的周少桓和童大勇率領,舉兵南下,一路攻取了莒州、蒙陰、沂州、郯城等地,攻取了魯南地區。雙方在淮安府和兗州府交界的郯城、贛榆一線勝利會師,取得了完滿的勝利。

全部戰鬥也隻用了十幾天的時間,人馬所到之處,清軍不是棄城而逃,就是拱手投降,幾乎沒有發生過千人規模以上的戰爭。等戰事全部結束以後,商家軍一共奪取了兩個州城、十二個縣城,殲敵一千三百餘人,投降五千餘人,不僅又擴地二萬多平方公裏,而且也將目前商設的全部領地都連結在了一起,就是從杭州派出的船隊也可以在海州、靈山衛等地停靠上岸,直接送到山東戰區,而不必非要繞過山東半島,才能在登州地區靠岸。

到這個時候,商毅己經控製了北起勃海南端,南至台灣北部的所有中國沿海地區,縱跨有山東、南直隸、浙江三省,地域近二十萬平方公裏,人口約八百五十餘萬。己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中國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另一線的戰鬥中,李自成得到商家軍援助的火炮之後,也死死守住了武昌,阿濟格雖然發動了多次進攻,但都無法取得進展,又得知中路的多鐸慘敗,因此也隻好退兵駐守襄陽、承天一線。到這個時候,清軍發動的南征進攻,也終於全部停止下來。明清之間形成了南北對持局麵。

而這時清軍中路的主將多鐸早己將敗陣的結果發回北京,現在正在等著聽候北京的發落,但在北京的決定下來之前,多鐸還必須盡守土之責。但隨著商家軍魯南戰役的結束,淸軍的淮東盡喪,魯南盡失,整個中原地區都受到極大的危脅,多鐸也大為震驚,趕忙又招集眾將商議,如何麵對商家軍咄咄逼人的進攻。

這時清軍的諸將都己是驚弓之鳥,耿仲明當時就提議,現在清軍新敗,士氣低落,不宜與商家軍再戰,一但商家軍再發動進攻,隻怕連淮北都守不住,因此建議多鐸不如放棄淮北,退守開封一線,這樣不僅可以和阿濟格部靠近,而且還能保證中原地區的安全。

這個建議得到了許多將領的讚同,但卻遭到了洪承疇的強烈反對,因為盡管商家軍的攻勢很盛,但其實己是強弩之末,所取都是清軍兵力薄弱的地方,雖然打通了魯南,連結了山東和淮東,但這也差不多是商家軍的極限,恐怕在短時間內無力再擴張下去。而且這個連結點也缺少縱深,仍然十分薄弱,因此並不足為慮。而且淮北地區是中原的門戶,連結著中原和山東,一但失守,不僅商毅現在控製的魯南、淮東地區能夠徹底安全下來,就連整個黃河南岸都難以保全,清廷的勢力將退回到剛入關的時候。

因此洪承疇建議多鐸,無論如何,也必須堅守住淮北,而守住淮北,首先就要守住徐州,隻要徐州不失,不僅可以保住整個淮北的安全,而且可以四麵用兵,北可保護山東側翼,東威脅魯南和淮東,南可進攻淮西,趁著現在商家軍無力再攻,應該加強徐州的守備,多修建工事,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徐州。

多鐸畢竟也是精通兵法的人,而且對中原的地形也有一番研究,當然知道徐州的重要性,因此聽了洪承疇的建議之後,也決定守住徐州。

而就在這時,北京朝廷也傳來多爾袞的指令,將多鐸嚴曆斥責了一頓,並將多鐸由親王降為郡王,嚴命多鐸立刻布置安排,嚴守淮北地區,不得再後退一步,並且著重指明,一定要力保徐州不失。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即刻南下,代多鐸掌兵,隨後和洪承疇一道回京聽候處置。同時也傳令西線,命阿濟格也暫緩進軍,分兵駐守承天、德安一線,然後帶著吳三桂、尚可喜回京。

接到多爾袞的傳令之後,多鐸也不敢違抗,立刻下令嚴守淮北,又命葉臣駐守徐州、圖賴駐守宿州互為犄角,然後等著濟爾哈朗到位。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