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內外結合(1 / 2)

援軍大敗,葉克舒陣亡,儀真失守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上官橋的清軍大營,多鐸雖然一向陰沉,但這一次也氣得暴跳如雷,在大營裏大發了一頓脾氣,把敗軍回來的幾個甲喇牛錄連抽了好幾鞭子。

就連洪承疇也禁若寒蟬,不敢相勸。畢竟救援儀真的主意是他出的,現在遭遇大敗,這個責任不可能讓多鐸來付吧。但洪承疇心裏也覺得不大得勁,因為在出兵之前,他還再三嚀囑葉克舒,讓他小心商家軍圍城打援,結果這援軍倒底還是讓商家軍給打著了,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沒完成,這讓自己怎麼辦呢?看來以後給清軍分派任務,也要掂量掂量,打個八拆才行。洪承疇原以為隻有明軍在完成自已布置的任務時,才需要打個折扣,但怎麼也沒想到清軍也要打個折扣才行。

但發火歸發火,儀真丟了可不能不管,不然清軍的側翼就危險了,至少也要牽製住儀真的商家軍才行,但現在就算加上救援儀真的敗兵,多鐸部下的兵力才隻有三萬多人,根本派不出兵力來了,那麼現在上那裏去找救援儀真的兵力呢?

而就在多鐸和洪承疇為從那裏抽調兵力去救援儀真的時候,又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傳來,從山東運送火炮趕來支援江淮戰場的準塔部,渡過淮河之後,在定遠東北的池河邊上,遭到商家軍的外線部隊的圍攻,現在正在原地固守,請多鐸速發援軍。

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鐸頓時也覺得頭大如鬥,怎麼現在整個江淮到處都是商家軍呢?而現在自己的軍隊在那裏?在渡淮南進時,自己的總兵力可是十八萬大軍,而商家軍橫豎也不超過五萬,怎麼現在卻弄成了自己還兵力不足,而商家軍卻好像還有富餘。

現在多鐸的頭腦裏已是一團混亂,一點頭緒都沒有,畢竟他雖然也算是身經百戰,但還是第一次指揮五萬人馬以上的軍隊,這麼複雜的場麵,他還從來沒有經曆。而在另一時空裏是因為明朝的軍隊實在是太不堪一擊了,因此清軍的軍事行動雖然會出現一些漏洞,也不會被明軍抓住利用,弄成大亂子。但現在商毅這隻大蝴蝶飛到這個時代來之後,就不同了,隻要清軍露出一點點漏洞,就會牢牢抓住不放,窮追猛打。而多鐸也隻覺得一籌莫展,隻好又向洪承疇請教,下一步該怎麼辦。

其實現在洪承疇也有些麻爪,他自幼熟讀兵書,又指揮過大軍團作戰,也見識過大場麵,但也從來沒有見過商毅這種打法,洪承疇雖然雖得上是精通兵法,但他所知的,仍然都是中國古代的戰術範疇,對於什麼內線、外線、運動戰等這些現代的戰術,一點慨念都沒有,隻是隱隱約約覺得,從局部的戰鬥來看,商毅的所有舉動都是合乎兵法的,無非也就是聲東擊西、圍城打援、欲擒故縱、圍魏救趙之類,但從總體來看,卻又不是那麼回事。

說是像明軍固守一點,侍機出擊吧,但現在商家軍明明是在主動進攻。說是像流寇那打了就跑吧,但商家軍偏偏還在守著揚州,說是像過去清軍那種合力隻進攻一點吧,但卻偏偏裏內都在打,簡直就是天馬行空,無跡可尋,一點想到這裏,洪承疇不禁也覺得頭腦有些發昏了。

見多鐸問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辦?才把洪承疇從一團亂麻中喚醒過來,他也知道這個時候自巳也必需要拿出一點確實可行的辦法來,否則自己也難以繼續在清朝混下去了。因此洪承疇趕忙也理了理思路,他畢竟也是精通兵法的人,雖然不懂商毅的戰術,但也很快理清了現在清軍的問題:一是兵力不足,二是儀真和準塔部都需要救援。而核心所在,主要還是第一個問題,如兵力解決了,那救援也就能夠派得出來了。

把思路理清楚了之後,洪承疇也不禁精神一振,接著思考淸軍的兵力都跑到那裏去了。南渡的時候,清軍的總兵力是十八萬,分為三部,豪格部約三萬五千,守衛淮北和淮河;耿仲明部約四萬五千取廬州,這時剛剛收降了左夢庚的十幾萬人馬,正和劉良佐、黃得功兩部眀軍隔江對持著;而多鐸帶了十萬直撲揚州,而多鐸部又分為儀真、上官橋、天長三處駐軍。現在豪格部不能動,多鐸部動不了,那麼還能調動的,隻有耿仲明部了。

聽了洪承疇的分晰之後,多鐸也覺得條理清楚多了,雖然還不知道俱體怎麼辦,但似乎也有了一點頭緒。

洪承疇接著又分析,目前淸軍的當務之急,是救援被堵在池河的準塔部,因為準塔帶來了了大量的火炮,這正是進攻揚州的必備武器,而在**的拜尹圖部,還有一萬五千左右的兵力,牽製住儀真的商家軍還是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