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清軍長驅直入(2 / 2)

馬士英這時也又急又氣,為自己辯解,因為現在左軍的人馬還駐守在安慶府一帶,因此必須把劉良佐、黃得功二部留在江南,才能保證南京的安全。同時馬士英不顧儀態,在金殿上對東林黨破口拍掌大罵:“你們這些東林狗黨,先想借防江為借口,縱容左逆入犯南京!清兵至,猶可以議款講和。如果左逆得誌,你們東林黨人高官厚爵,惟獨皇帝與我二人難免一死!我寧可死於清軍之手,不死左逆刀下!”

東林黨自然不甘示弱,於是又引經居典,咬文嚼字,反駁馬士英,但結果越說越偏題,一開始明明是議論軍事,後來居然又扯到什麼君子小人,天理人欲上事了,結果連吵了幾天,也沒爭出個結果來。而陳貞慧和候方域勸說商毅無果,回到南京之後,也參與到這場“倒馬”的大潮中來,寫了一份《留都防亂檄》,揭貼於南京,而其他三人也幫著一起搖旗呐喊,也把“倒馬”的聲勢推向了最頂峰。

馬士英也氣急敗壞,派人拘拿陳貞慧下獄,更是引發了南京三教九流的人士一致指責。劉宗周、陳子龍等東林複社的領袖人物也領頭著數百文士到馬士英的府裏聲討示威,整個南京的局勢,十分混亂。

把劉良佐、黃得功留在江南,雖然在表麵上是馬士英做出的決定,但在實際也是玄皇教在背後暗示指使的結果,目地當然是希望商毅和清軍拚個兩敗俱傷。但令玄皇教沒有想到的是,商毅居然會釆用這和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把淮西全都拱手讓給了清軍,也使南京直接暴露在清軍的兵鋒,雖然還隔著一道長江,但誰都知道,自古守江必守淮,江淮一失,長江也難保全。

因此玄皇教的眾人也坐不住了,教主也隻好決定,和明石姬一起親自趕到揚州,去見商毅,畢竟現在守往揚州,也是保住江南的最後一線希望了。雖然商毅還守在揚州,但誰知道他會不會把揚州也放棄掉。

見麵之後,商毅也不禁大笑起來,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人,原來是教主大架光臨啊,教主不是在南京公務多忙嗎?怎麼有空到揚州來遊玩呢?”

玄皇教主那聽不出他語言中的譏諷之意,憤然質問道:“商毅,你是要幹什麼,竟然把整個淮西就這樣拱手讓給了滿清,簡直就罪不容赦。”

商毅也冷笑了一聲,道:“那又怎麼樣?莫非教主還想治我的罪嗎?教主如果想過一過當皇帝的癮,也不該是在這裏,而是在南京,不過教主的動作最好快一點,因為我也不能保證,南京什麼時候就會被淸軍攻下來了。”

玄皇教主勃然大怒,道:“如果南京被滿清攻下,我們還是可以逃離出來,但下一個就輪到你的浙江,看你又能神氣幾天。”

商毅笑道:“誰說南京之後就是浙江了,就算南京被占了,我照樣能夠守住浙江,如果教主真的能夠從南京逃離,不妨就親眼看一看,我是怎麼守住浙江的。不過還是那句話,教主的動作最好快一點,說不定現在清軍就已經打過了長江。”

玄皇教主氣得雙眼噴火,但也拿商毅沒辦法,明石姬趕忙來打圈場道:“大家都少說點氣話吧,事己致此了,吵也沒有用,現在還是想想辦法,怎樣對付滿淸。”

商毅“哼”了一聲,道:“那麼這樣的結果是誰造成的呢?把黃得功和劉良佐留在江南,讓我這一支孤軍和清軍硬拚,最好打成兩敗俱傷,打得多好的如意算盤?現在怎麼樣?自己搬石頭砸到自己腳了吧。”

被他這樣一說,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也都無言以對,畢竟是自己首先算計商毅,隻是沒想到商毅會來這麼一手。又過了好一會兒,玄皇教主才低下頭,道:“這件事情確實是我們不對,但你也不該……唉! 算了, 如果現在要你守住揚州,需要我們做什麼?你盡管提吧?”

商毅正好說話,這時有人送進來最新收到的情報,商毅接過來一看,也不禁有一些變色,抬頭看了看他們,道:“現在我剛收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壞消息,另一個是更壞的消息。你們有興趣想知道嗎?”

玄皇教主和明石姬互相看了一眼,不明白商毅的意思。明石姬道:“難到是清軍渡過長江了?”

商毅搖了搖頭,道:“清軍沒有那麼笨,在攻下揚州之前,他們是不會渡過長江的。”

玄皇教主道:“那又是什麼?”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