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毅把他們扶起來,道:“我和高將軍在南京雖然小有嫌瑕,但並無私仇,高將軍不幸喪於小人之手,但也是為國盡忠,令人佩服,我敬佩高將軍的忠義,為他報仇,也是份內之事,李督都、高夫人和公子不必掛懷。”
三人都起身之後,李深本道:“本深自幼父母雙亡,是舅父將我養大,本深以父而事,軍門大人為我舅父報仇,如此大恩,本深終身難報。如果軍門大人不棄,本深願意從此投奔軍門麾下聽用,以報軍門的恩情。”
原來高傑己死,高元覺年幼,不能服眾,部下也四分五裂,李成棟降清、胡荗禎、吳勝兆等人也都各自都有小算盤,互相拉幫結派,收聚高傑的餘部軍馬。李本深手下本有兩萬多人馬,已被拉走了七八千人。因此李本深和邢氏商議,還是找個靠山為好。而史可法顯然是靠不住得,唯一的選擇就是投靠商毅。因此李本深才和邢氏一起來到揚州,希望能見商毅一麵,當麵表達自己的意思。
而到了揚州之後,李本深也親眼目暏了商家軍的軍紀嚴明和深得民心的表現,也讓李本深頗有感觸,畢竟李本深現在也隻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還是有理想的年紀,因此也覺得如果真的能投到商毅的帳下聽用,說不定還真的大有前途。於是商毅一到揚州,他就和邢氏帶著高元覺,來見商毅。
商毅當然知道,李本深絕不會因為自己為高傑報了仇,才投奔自己,而且他也基本能夠體會李本深和邢氏的意思,因此沉思了一會,才道:“李督都,你們願意投奔我們商家軍,我自然歡迎,不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商家軍也自有商家軍的規據,請你三思。”
李本深忙道:“軍門請說。”
商毅道:“第一我商家軍不許私兵,因此你若投效商家軍,你的部隊必須接受我們的整編、而且士兵也有標準,達標者才能算正式士兵,未達標者是能算預備軍,接受訓練,再重新測試;第二我不管你們過去是什麼官職,但在我們商家軍內,一率按材錄用,能者上、庸者下,一切全憑能力,決無偏私;第三投效商家軍,就必需尊守商家軍的軍紀,違紀者必以軍法從事,絕無包庇袒護。這三條你能答應嗎?”
李本深也不禁大吃一驚,他當然知道,想投奔商家軍,商毅一定會有條件,隻是沒想到這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等於是把自己的軍隊都給剝奪了,那麼自己投奔還有什麼意義。
商毅也看出他的猶豫,道:“李督都,我也知道這些條件確實都非常為難,但我商家軍自從成軍己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全在團結協力、訓練有素、軍紀嚴整、賞罰分明,不是這樣,也就沒有現在的商家軍,因此無論是誰,想投奔商家軍,都必需受這些條件,如果你現在拿不定把握,不訪回去考慮幾曰,再作決定也不遲。”
李本深正是順著答應下來,這時邢氏忽然開口道:“本深,不用再考慮了,你就全部答應商軍門的這些要求吧。”
李本深一怔,看著邢氏,道:“舅母,你……”
邢氏打斷他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不過是舍不得放棄現在的軍隊,但你想過沒有,這點軍隊算得了什麼?如果你在商軍門麾下聽用效力,努力奮進,前途自然無量,又何必在乎眼前這一點小失,不要再多想了,趕快答應下來吧。”
李本深呆了一下,然後跪下道:“商軍門,我全都答應,從此以後,將準軍門馬首是瞻。”
商毅點了點頭,看了邢氏一眼,心想這個女人到是有些見識,不過不知道她當初看上高傑那一點了,居然扔下李自成這支大潛力股跟高傑私奔,要是當初她跟著李自成,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過幾天皇後的癮。
不過這話當然不能說出來,商毅道:“好,李本深,你看什麼時候可以把軍隊帶過來,而士兵的家眷,都可以遷移到浙江定居。還有高夫人和公子,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到杭州去安居,而高公子也可以在我們在杭州開設的學校。”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