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浙江銀行杭州總行剛剛掛牌成立,有消息傳來,說是南京朝廷派遣黃宗羲為使,來到杭州,頒發對商家軍在山東取得的勝利的嘉獎詔書。
商毅也不禁吃了一驚,這到不是說他沒想到南京朝廷會對自己進行表彰獎勵,立了這樣大的功勞,而且弄得風聲水響,怎麼樣也要給點獎勵吧。但這次使臣的人選:黃宗羲到讓商毅有些意外。
黃宗羲的大名,商毅當然是知道的,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學家。和王夫之、顧炎武並稱為明末三大宗師學者。是這三大宗師學者中年紀最大,而且也是唯一一個有著深厚東林背景的人。
不過在南明的南京朝廷時代,黃宗義的表現和其他東林黨人並沒有什麼區別,視野狹礙,思想頑固,觀念偏激,但卻偏偏又自以為清高道徳,自以為事,眼高手低,不僅沒有為南明朝廷做多少實質有用的工作,而且隻顧內鬥,不顧大局,使南明的力量在內耗中不斷削弱。而在這方麵,黃宗羲也可以算是東林黨的一個典型代表人物。甚致可以碩ブ彌卸崠窒明南京朝廷的短命,包括黃宗羲在內的東林黨也有不可推缷的責任。
而且在南明滅亡之後,有一些學者也在反思東林黨的行為,隻有黃宗羲依然全力在為東林黨辯護,他的觀點是東林黨都是正人君子,凡事與東林黨作對,或意見不同,就是奸佞小人。而後世的學者往往出自對黃宗羲在學術思想上成就的尊重之情,隻好對黃宗羲在這段時期的表現和政治觀點避而不談,有意忽略。
不過盡管黃宗羲在政治上的表現差強人意,甚致可以說是十分拙劣,但商毅也不否認,黃宗羲在思想、學術上的成就,確實達到中國古代最高境界,被稱為宗師絕對一點也不過份。畢竟是人無完人,一個優秀的思想未必就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這種顯像也並不少見,在另一時空裏的二百多年以後的那位康聖人,同樣在思想成就上獨樹一幟,但在政治上的表現幼稚得連兒童都不如;還有比康聖人稍晚些時候的孫國父,雖然無愧於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但在政治領域中,同樣也是被晚清的老官僚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黃宗羲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訪錄》一書中,在中國古代,敢於罵皇帝不少,最知名的莫過於海瑞的那一份第下第一疏。而黃宗羲的最大成就就在於,他並非把予頭對準曆史上的某一位皇帝,而是從民本的立場來抨擊整個君主製度。
有學者認為黃宗羲的思想仍屬治權在君,並沒有到達近代民主思想的標準,也有學者認為黃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在民權理論上還超越了歐洲的盧梭。但無論是那一點,在中國己經維持了數千年的君主製度社會中,能夠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 的觀念來,也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商毅在南京的時候,和黃宗羲到是見過一麵,但兩人並沒有什麼交流。黃宗羲隻把商毅當做一般的武將存在,而商毅也不想和東林黨多拉上關係。
商毅兩次上報到南京的山東捷報,給南京朝廷造成了不小麻煩,因為現在南明朝廷中,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馬黨都己經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決意與淸軍議和。因此以馬士英為首的一批官員但心商毅的行動會激怒清軍,而拒絕與南京朝廷和談。而吳甡卻認為商家軍在山東取得的勝利,可以讓清軍認識到南京朝廷還是有相當的實力,不可輕易戰勝,對議和是有幫助的。
雖然兩派的觀點各異,但不管怎麼說,商家軍畢競是取得勝利,而且還是對清軍的勝利,當然應該給予嘉獎。不過商毅的官職爵位己經夠高了,這一次也就隻賞賜,不加級,但對在山東戰場的幾員商家軍主將都給予加官晉爵。周少桓現在己經是副將,加授山東指揮使,童大勇現在是參將,加授山東指揮同知等等。而黃宗羲就是被派來宣告南京朝廷的封賞。同時還有封周世奇為浙江布政使、王夫之為浙江按察使的正式公文。
當然黃宗義還有一個使命,就是勸商毅悠著一點,別幹得太過火了,萬一真把清軍給惹急了,也不好辦。因為黃宗羲也也同意與清軍暫時議和。
和左良玉、江北四鎮這些軍閥不同,在表麵上,商毅對南京朝廷還是表現得相當尊敬。黃宗羲的官職並不高,但是朝廷的特使,也就相當於欽差大臣,而且又是著名的思想家,因此商毅也對黃宗羲做了十分隆重的歡迎。並且帶著周世奇和王夫之在杭州城外迎接。
雙方見麵之後,商毅也主動上前施禮,笑道:“南雷先生,南京一別近兩個月了,別來無恙嗎?” 黃宗羲在晚年號梨洲,但在年輕時號南雷,因此商毅也這樣稱呼他,以顯得對他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