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知府韓誌也是曾化龍的門生,接到了王鼇永的傳檄之後,也吃驚非小,而且這時萊州府境內也不太平,首先是張大雅、張千出聚立攻占了靈山衛,扯旗自立;膠州的韓繼本,高密、單之賞、即墨的黃宗賢、周六、丘尚佐、王爾璽,平度的翟五和尚、張廣等人先後聚眾起事,占城奪地,四處劫掠,現在清軍又殺來了,因此韓誌急忙向登州的周少桓求救。
這時駐守登州的商家軍第二師的編製己經完成,而且運輸船隊到登州之後,武器裝配也都齊全。周少桓出任師長、唐鎮任參謀長、鮑銅鋼任副師長,下設三個團,為第一、第二、第十五團分別由蔣義渠、滕胤玉、喬克裕三人擔任團長。同時又招集了幾千預備兵,也正在加緊訓練中。
周少桓也己得知了青州府己被清廷官員占據。這時萊州地區也發生了叛亂,因此也不敢怠慢,立刻準備人馬,帶領為第一、第二團的兵力,進駐萊州府。
到達萊州府之後,周少桓先麵見了萊州知府韓誌,了解情況,然後決定,雙管齊下,一麵平定萊州府內部的叛亂,一麵計劃收複青州。周少桓首先以商家軍的名義,向萊州府的各叛亂人馬下令,命他們立刻率部投降,同時又派滕胤玉帶第十五團,去複奪靈山衛。然後又傳信給童大勇,約請他一起出兵,複奪青州。
正好這時王鼇永又派原來青州府的推官彭欽到萊州來,勸韓誌歸降清廷。原來上一次傳檄之後,王鼇永見萊州府沒有反應,還以為是火候不夠,因此又派來彭欽勸降。
這時周少桓正在思考收複青州的辦法,但他也不知道清軍的虛實,估計就算清軍的人馬不多,但四五千人總該是有的,而且像青州這樣的大城,並不是那麼好攻破的,因為這是商家軍在山東的第一戰,一定要好好打一個開門紅,因此周少桓也絲毫也不敢大意。而且這次自己出兵,並沒有帶輔助團的炮兵,攻城戰恐怕不是那麼好打仉。心裏也在盤算,是應該從登州再調炮兵來參戰,還是讓童大勇帶炮兵來助戰。卻完全沒有想到,青州的清軍完全就是外強中幹。
但得知王鼇永又派彭欽來勸降的時候,周少桓忽然靈機一動,想出一個智取青州的好辦法:既然王鼇永派人來勸降,那麼自己也不妨將計就計,假意答應王鼇永,並表示自己會親自到青州去麵見王鼇永請降,而等到了青州之後,王鼇永一定會開城迎接,隻等青州城的城門一開,就立刻率軍殺入城中,並且又派遣人馬隨後接應,一舉就能夠奪下青州城。這樣可就比強攻要省事得多了。
不過這個計策想要實施成功,就必須要韓誌的配合。因此周少桓也立刻就和韓誌商量。韓誌聽了之後,也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好計策,如果能夠收複青州,那麼自己也有一份功勞,也欣然同意,本來是打算把彭欽趕走的,現在也馬上改變了主意,下令盛情接待彭欽。
雖然是詐降,但也一定要做得和真事一樣,畢竟上一次曾經拒絕過了,如果這次馬上表示歸順,那也未免太露痕跡了,因此還是要和彭欽討價還價一番,把全套戲做足才行。當然在這方麵還難不倒韓誌,而彭欽也不算是什麼精明強幹的角色,經過了一番勸說之後,韓誌這才免為其難的答應歸附清廷,同時也答應親自到青州去麵見王鼇永交納印信。
彭欽並沒有懷疑,還為自己成功的說降了韓誌而歡喜不己,畢竟自己是剛剛投降清廷,現在還寸功未立,這下可好了,立下第一功,說不定王鼇永會對自己刮目相看,卻麼以後升官晉爵,大有機會了。於是兩人又約定好了日期,然後彭欽才十分高興的離開了萊州,回青州向王鼇永複命。
而王鼇永得到了彭欽的回複之後,同樣也沒有懷疑,因為清軍進駐山東以來,投降的明朝官員實在太多了,再說現在明朝都己經完了,硬撐著還有什麼用,在那個朝廷裏不是混飯吃,誰不可惜自己這條小命,相信韓誌也不會例處。因此王鼇永也心安理得的在青州城中,耐心的等待著韓誌來降的那一天。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