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甡心中一動,看來商毅果然是很上路,於是又道:“事情都己經到了這個地步,還說這些有什麼用,隻是現在我大明隻剩這半壁江山,北麵又有流寇、北酋虎視眈眈,我素知以恒善能用兵,驍勇善戰,因此以後還需要以恒多多盡力,日後這中興第一功,非以恒莫屬。”
商毅道:“閣老太過講了,末將為國盡忠,自當萬死不辭,隻是恕末將直言,現在朝中朋黨相爭,互相爭權奪利,而福王監國又暗弱無察,怕隻怕大將征戰於外,而權臣進饞於內,倒頭來落得個不得善終,豈不冤枉,因此末將心中,也是十分惶恐啊。”
吳甡點了點頭,慨然道:“以恒請盡管放心,朝中雖有小人,但君子猶在,小人雖為禍水,但有君子可做堤壩,俠其不致為害,也絕不會讓以恒受小人中傷。”
商毅搖了搖頭道:“小人固然難纏,但所謂正人君子,恐怕也未必真能持正,史尚書到是真君子,隻可惜太迂直了,因此滿朝之中,末將能使得過的,也隻有閣老一人而己。”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吳甡也明白商毅的用意,他隻是想和自己結盟,但並不想和整個東林扯上關係,雖然吳甡對商毅說東林黨未必真能持正,覺得有些刺耳,但這樣反而更好,自己在東林,甚致在南京朝廷的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因此也正色道:“好,隻要有老夫在朝中一日,必會全力為以恒抗掙,請以恒盡管放心。”
商毅也正色道:“有閣老這一句話,末將自然也就再無疑慮了。”
盡管在另一時空裏,吳甡在這個時候己經退出了政治舞台,但商毅和吳甡同事過一段時間,加上曆史的評價,也知道和史可法、錢謙益相比,吳甡在政治的見解,施政能力,靈活度等方麵都要比他們強得多。商毅當然清楚,雖然自己不想參與朝中的鬥爭,但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得了,這次王維如出任浙江巡撫,也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如果真的和吳甡結成同盟,在朝中有一個得力的同盟者,宮裏又有王德化,到是可以為自己減去許多麻煩。
隨後商毅拿出兩份遺詔,請吳甡過目。第一份的內容基本都在吳甡的意料之中,第二份到讓吳甡有些意外,不過看完之後,吳甡笑道:“原來如此,到是要恭喜以恒了。”
商毅也道:“此事還請閣老幫忙維持。”
吳甡大笑道:“好說,都包在老夫身上。”
第二天,商毅就開始做進京的準備,其實他從山東回到杭州之後,就己經開始著手準備了,現在各項工作也都差不多少。因此商毅也決定,就在三天以後動身。
而在商毅去蘇州期間,隨船隊一起到港的日本朱印船也和商家軍達成了交易,將所帶的珫磺、鐵、銅還有六十柄日本刀,都買給商家軍。
商毅回來之後,大野殿守又親自來拜見商毅,同時送上了一把上品日本刀,百兩黃金,還有一些貴重的禮物,一來是感謝商毅購買了大量的貨物,另一方麵也是請求商毅能夠允許他們在杭州多停留一段時間,好讓他們將其他的貨物賣完,另外也還想在杭州購買一批貨物運走,因此也想請商毅允許他們上岸居住。
日本人提出的這個要求也很合理,而且商毅也希望與日本建立貿易來往,因此想了一想之後,也答應下來,隻不過強調他們要尊守中國的法律,否則必將嚴懲,然後就安派人員去幫他們張羅住處去了。
商毅對別的東西到不在意,但對曰本刀卻十分喜歡,在後世,商毅也練過日本刀,知道雖然日本刀的刀身窄而細長,看上去似乎輕很脆弱,其實入手感很重,而且韌性很強,可以和棍斧一類重武器硬碰,也不用擔心被拆斷。既可做劍刺,也能用於砍、劈,而且因為刀身略帶弧度,因此在砍、劈時殺傷力極大。而且大野殿守送給商毅的這柄刀屬於上品一類,一般是不作出口,就是在日本國內,也隻有大名、家老、大臣一類的人士才有資格使用。其價值至少在數千兩白銀。
商毅穿越帶的軍刀在一定呈度上也吸收日本刀的優點,隻不過軍刀太短,單拉獨鬥到就可以,但在戰場上使用起來很不應手,雖然商毅基不不用親自上陣殺敵了,但就是當指揮刀用,也不夠氣派。也這把曰本刀到是正合他使用。因此也不客氣的禮物都收下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