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撤離北京(二)
布置好了潛伏人員之後,商毅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又讓人把李岩夫妻帶來。因為進入北京之後的事情太多,因此自從捉住了李岩夫妻之後,商毅一直都沒顧得上處理,隻是將他們軟禁起來,但並未收監捆綁,生活物資也不缺少,但限製了他們活動的自由。不過李岩被捉之後,也十分安份,並且極力約束手下人,沒有逃跑的意圖。
李岩夫妻被帶到商毅麵前之後,商毅先讓他們坐下,然後道:“李先生,李夫人,我剛收到消息,李自成在山海關前,一個叫一片石的地方,被吳三桂打得大敗,這會兒,隻怕正在退回北京的路上。”
李岩怔了一怔,道:“怎麼會呢?闖王出戰的時候,足有十二三萬大軍,而吳三桂手下,最多隻有四五萬人馬,闖王怎麼可能會被吳三桂打敗呢?”雖然這時李自成己在長安稱帝,但一批老資格部下還是習慣以“闖王” 來稱呼他。
商毅道:“以吳三桂的力量,自然不是李自成的對手,但加上清軍呢?”
李岩呆了一呆,道:“清軍?這不可能,清軍怎麼可能會幫吳三桂呢?”
商毅笑道:“有什麼不可能呢?吳三桂又打不過你們,除了向清軍投降之外,吳三桂還有別的活路嗎?而且你們抓了吳三桂的父親,又抄了吳三桂的家產,這不是明白著是逼吳三桂走出這一步來,如果換了是李先生處在吳三桂的地位亼,你又會怎樣選擇呢?”
李岩和紅娘子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相信商毅說的話了。商毅又道:“關外韃子窺視我中國土地久矣,隻是因為有山海關難以攻克,雖然此前屢屢進犯,但最終都隻是掠劫一番之後,退回關外,而這一次吳三桂將山海關拱手獻於韃子,自然可以長驅直入,就如當年蒙古人一樣,占居中原的土地。而李自成在山海關新敗之後,也無力再阻擋韃孑進關南下,中原大地再遭異族踐踏,己經是再所難免了。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你們,是你們逼得吳三桂走上這一步的。”
李岩的父親曾是明朝的兵部尚書,對於明清的關糸局勢自然十分熟悉,也不得不承認,商毅所說的結果,確實很有可能發生,因此頹然道:“要是闖王早聽我的勸諫,也斷不會弄到現在這一步。“而紅娘子則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商毅接著又道:“李先生現在應該明白了吧,李自成雖有梟雄之姿,但並非成大事之人,李先生又何苦為他盡忠,不如叧選他人而事。”
李岩也不是笨人,從一開始商毅對侍自己的情況來看,招攬之意己經十分明顯了,而且自從在湖廣與商家軍交戰之後,他也一直收集有關商家軍的各種信息,對商家軍和商毅也有了相當的了解,知道他們當初在山東曾大敗過清軍,因此在私下裏,李岩對商毅的軍事才能還是相當佩服的,不過雙方畢竟還是敵對關糸,要讓李岩猛然轉過這個彎來,一時還真不能接受,因此沉呤一下,才道:“闖王待我有知遇之恩,我又豈能叛之,商將軍,你的好意隻怕我是不能接受。”
商毅笑道:“李自成待先生有知遇之恩不假,而李先生事李自成數年,使其終成大勢,打進了北京,也算是報達了李自成,可惜李自成卻不能盡先生之材而用,占領北京之後,如果聽從先生之勸,號令軍紀,秋毫無犯,也斷不會有如此逆轉之局,何況李自成敗亡在即,先生對何苦為他盡忠呢?”
這番話確實觸動了李岩的心事,自從歸順李自成以後,盡管李自成對李岩十分尊敬,但李岩在大順軍的地位始終不算太高,而且李岩出身於官宦之家,觀念見識、行事方式都和大順軍的主要將領謀士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盡管李岩盡量和大順軍的眾將交流溝通,但在無形中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李自成打天下時,眾人目標一致,這個矛盾也被掩蓋了許多,但在打入北京之後,李自成和大順軍的眾將驕傲自滿,以為從此大局己定,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此軍紀鬆馳,享樂思想蔓延。李岩雖然還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苦心勸諫李自成,非但沒有起到任何效果,還引起了大順軍中許多主要將領的不滿,牛金星、宋獻策等人甚致還在李自成麵前挑撥事非。
而李自成盡管還是對李岩保持著尊敬,但也明顯也疏遠了許多。這次出征山海關,劉宗敏等人拒絕出戰,按說李自成應該把李岩帶上,但他卻派李岩去付責押送金銀回陝西,這明擺著就是對李岩不信任了。而且這次商毅偷襲北京,雖然當時李岩正在戶部查點金銀,但如果有人能及時給他送個信,也未必就會被捉,但牛金星、宋獻策等人在逃出北京之前,有意無意的都忘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