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商毅知道荷蘭的底細,因為荷蘭又是一個小國,全國的人口也才隻有二百多萬,在全球有那麼多的殖民地,放在亞州的經力確實有限。就算想加強對亞州的投入,但荷蘭離亞州實在太遠,增兵困難,地利優勢遠不及商家軍,而且現在荷蘭還在歐州打三十年戰爭,等三十年戰爭結束之後,又要麵臨著英國人的競爭,因此時間拖得越長,實際對荷蘭越不利。
而雙方的貿易協議在目前來說,到是對互相都有利,荷蘭取得了與中國直接通商的機會,不用通過台灣轉口,還能夠在中國大陸的城市設立商館,而且在海關稅收上也享有十分優惠的條件。盡管還有諸多的限製,但也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了。這可是西班牙人做了近兩百年的夢想。
其實開設通商巷口,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事情,甴其是在目前,商毅的海上力量薄弱的時候,吸引別國商船到自己的港口來通商,一方麵可以增加海關收入,另一方麵還可以擴大出口貿易,繁榮社會經濟。何況商毅還得到了一條貿易航線的通行權力。
在中國與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商貿圈中,主要有三條航線,即中國——日本包括朝鮮、中國——馬尼拉包括菲律賓、中國——巴達維亞。這三條航線目前都是由鄭芝龍集團和荷蘭控製,盡管按照協議規定,商毅沒有取得對日本和巴達維亞的貿易航線,但商毅本來也就是一窮二白,取得了與馬尼拉貿易的航線,也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了。而且馬尼拉也是商毅未來要征服的第一個海外目標。
因此単從貿易協議上來看,商毅並不算吃虧。至於另外兩條航線的通啇權,隻要自己的海上實力擴大了,自然也有馬到成功了。什麼協議、條約,說白了都是要有實力做保證的。
商毅現在的最大問題是需要時間來擴大自己的海上力量,那怕隻給他容出一年的時間來,底氣也會足得多,也不致於向現在這樣縮手縮腳。說白了,現在對商毅威脅最大的,還是鄭芝龍集團。盡管現在商毅還沒有和鄭芝龍發生衝突,但隻要商毅不放棄發展海外貿易,與鄭芝龍的衝突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在現階段,商毅也不得不與荷蘭人聯合,才能抵消鄭芝龍的威脅。
征服馬尼拉,當然不僅僅隻是為了幫助亞莉桑德拉,而且確保未來中國參與世界大航海競爭的第一步。在商毅的計劃中,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都將成為中國的海上勢力範圍。因此隻有先進占了馬尼拉,才能進一步出兵渤泥、巴達維亞,仍致控製馬六甲海峽。隻有達到這一步,中國才能算是跟上了世界大勢,參與到世界的競爭中來。當然這一宏大的目標,也將從取得了對馬尼拉的貿易通航權開始。
協議擬定好了以後,林加和哈魯斯立刻將協議草案派快船送回大員,交給德老典過目。兩天之後,德老典也親自趕到基隆,與商毅正式草簽協議。
之所以說是草簽,是因為德老典還要將協議送到巴達維亞,讓巴達維亞總督確認,然後再送交到東印度公司,由公司議會認可之後,才能算是正式協議。這也是民主國家的麻煩之處。不過徳老典也向商毅再三保證,說這份協議一定會通過公司議會的認可,因為取得了與中國直接進行貿易來往,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德老典能做到這一步,可以說是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立下了大功,隻好貿易量發生大提升,那麼升官晉職是指日可待了。混到巴達維亞總督,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一去一來至少也要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商毅可在台灣等不了這麼久,因此決定先返回浙江,等荷蘭東印度公司認可協議之後,再到浙江來正式簽約。德老典自然也滿口答應,同時又派林加、哈魯斯和尤紐斯隨商毅一起回浙江,並在寧波府考查建立商館的地址。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