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2 / 2)

總體來說,在荷蘭人的控製下,華人的生存況狀最差,其次才是土著。而且越是在靠近大員的地方,荷蘭人的控製力度就越大,遠離大員的地方,就要小些。

目前荷蘭在台灣的最高官員被稱為台灣大員長官。現任台灣大員長官名叫徳老典。本來荷蘭人己經準備好了軍隊,打算趁著西班牙人在台灣守備空虛的時候,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獨霸台灣,但恰恰就在這個時候,西班牙遠征艦隊到達了台灣,也把德老典嚇得不輕,趕忙向巴達維亞請救支援,但這時荷蘭在東亞地區一共才隻有三千多的兵力,巴達維亞也才一千多守軍,他們同樣也怕西班牙遠征軍進攻巴達維亞,那裏能派得出援軍來,德老典隻好毎天譸告上帝保佑自己。

其實如果當時西班牙遠征軍真的要進台灣,這時早就占領了全台,但或許徳老典的禱告真的應驗了,西班牙遠征艦隊並沒有攻取台灣,隻在基隆駐紮了幾天之後,揚帆遠進,進攻中國本土去了。徳老典也鬆了一口氣,但又擔心西班牙人殺個回馬槍來,也怕西班牙遠征軍真的征服了中國,或者用武力逼迫,獨占了對中國的貿易。因此也是患得患失。

結果突然有一天,一艘中國的克戎船來到大員,船上的一位葡萄牙籍傳教士帶來了一位中國將軍的信件,聲稱中**隊已經擊敗了西班牙遠征軍,並驅逐了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現在要求荷蘭駐台灣的最高官員進往基隆,去麵前中國將軍,商談台灣歸屬問題。

當時德老典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因為盡管荷蘭在與鄭芝龍的爭奪中處於下風,但每次鄭芝龍都要出動超過荷蘭艦隊數倍的戰船,才能戰勝荷蘭艦隊。因此在他看來,擁有六十多艘大帆船的西班牙遠征軍貴根本不可能被中**隊打敗的。但經過了阿科尼亞的反複解釋中**隊獲勝的原因,總算是阿科尼亞是一位天主教士,德老典才算是有些半信半疑。

於是德老典立刻招集手下的軍官商議,怎麼樣對待這件事件。軍官們對西班牙遠征艦隊的失望是不信,但又想不出阿科尼亞騙自己有什麼好處,最後德老典決定,派出兩名上尉軍官、林加和哈魯斯,還有一名傳教士尤紐斯跟著阿科尼亞一起去基隆,麵見這位中國的將軍,看看這葫蘆裏究竟是買的什麼藥。

而且德老典畢竟不是偏執的人,他也同樣想過,如果阿科尼亞說的是真的,西班牙遠征軍真的失敗了,那麼也就可以看一看,荷蘭是否有機會進攻台灣北部,獨覇台灣,進而占領中國的浙江沿海地區,還可以偵察一下台北地區的地形和兵力分布,為以後出兵進攻台灣北部作好準備。

而退一步來說,如果中**隊真的有那麼強大,那麼一定是中國最強的軍隊,就不妨與他們協商合好,爭取從他們那裏取得貿易權,甚致還可以拉隴他們來打擊鄭芝龍。從而也可以擴大對中國的貿易。在這方麵商毅看的一點也沒有看錯,荷蘭人的核心利益就是貿易。

因此林加、哈魯斯、尤紐斯人帶上了二十多名荷蘭士兵,架駛著一條荷蘭戰船,隨阿科尼亞出發,前進基隆。

在去基隆的路上,荷蘭傳教士尤紐斯也邀請阿科尼亞與自己乘坐同一條船,好互相交流一下在亞州傳教的經驗,實際上是想從阿科尼亞嘴裏套一些話。雖然阿科尼亞是舊教,而尤紐斯是新教,但本質上都是天主教,而目阿科尼亞對新舊教義之爭比較淡薄,畢竟是同行,因此也覺得親近,於是就欣然同意。對尤紐斯的詢問也盡量回答,隻有對亞莉桑徳拉投降這件事情隱瞞了尤紐斯,當然這也是商毅特意嚀囑的。

雖然尤紐斯從阿科尼亞那裏套來了許多話,但林加和哈魯斯卻怎樣也不能相信,一個中國的將軍,竟會使用歐州的戰術,而且對歐州的曆史和現況會有十分深刻的了解。但尤紐斯認為阿科尼亞也不像是在說謊話。幾個人越琢磨越覺得難以理解,最後也隻好決定,先不作判斷,等到了基隆,一切就都清楚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