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新式武器(下)(2 / 2)

不過商毅需要的開花彈,不是臼炮曲線發射的開花彈,而是加農炮(即直射炮)發射的開花彈。隻有這種開花彈,才能綜合實心彈和霰彈的優點。

加農炮發射的開花彈和臼炮發射的開花彈在原理上雖然是一樣的,但在技術難度卻要大得多,首先是開花彈的彈殼厚度,殼壁如果太厚,則爆炸之後火藥無法炸碎殼壁,顯不成殺傷力,結果成了實際上的實心彈。而如果殼壁過薄,又承受不住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壓力,造成炮彈還在炮膛裏就以經碎裂,反而會引起炸膛。同時火炮的口徑、管長不同,對炮彈施加的壓力也不同,對彈壁的厚度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而且現在也沒有精準的數學公式來計算各種口徑的火炮發射產生的功率,因此隻能靠一次一次的試驗來找到最合適的尺寸。

另一項技術難度則是時間引信,做時間引信的材料不僅要耐燃,在距烈的衝撞下也保持燃燒,不易熄滅, 而且還要燃燒速度均勻,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這樣才能保證在炮彈打到一定距離時,才發生爆炸。

因此開花彈的原理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可是很難。同時商毅也要求,幹脆利用這個機會,將火炮的口徑統一起來,規定七到十種口徑,毎一種口徑火炮的長度也要有一個限度,以後製造的所有火炮都必須按照規定好的尺寸, 進行標準化生產, 不能再跟著感覺走。而同樣的,製造炮彈也將按照這個標準,實行統一的生產。同時以後在火炮和炮彈上都鑄印上口徑尺寸,以免以後火炮口徑五花八門,炮彈也要跟著多種多樣,使炮手們難以分辯。

第二個改進的技術就是將火炮或手榴彈的點火方式改為拉繩式,也叫拉弦式。使用拉繩式的好處就在於在開炮或是扔手榴彈式不用點明火就可以直接使用,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也更安全。

由其是在開炮的時候,為了提高效率,一般都會保留點火的火把不滅,但因為在戰爭環境中,人的思想都是高度緊張,因此很容易發生火把失誤而點燃火藥的事故。而手榴彈改為拉弦式之後,在投擲手榴彈的時候,再也不用兩個人一起配合,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的動作技術。同時手榴彈的形狀也可以改為最傳統的帶木手柄式。

第三個改進的技術是給霹靂火箭加上尾翼和發射筒。同時也要試著加大霹靂火箭的尺寸和飛行距離,爭取將霹靂火箭的飛行距離由現在的三百到四百步,提高到五百至六百步,甚致更多。同時霹靂火箭內藏的油脂也要改進,以前主要使用的是動物油,燃燒率並不大,最好能夠換成石油,這樣可以使霹靂火箭的威力擴大數倍。

因為對西班牙軍的這場戰爭中,商毅發現,霹靂火箭不僅是陸戰中的有力武器,在海戰中同樣也大有用武之地。隻是在海戰中更要求注意霹靂火箭的精準度和射程,因此才做出這些改進秩措,加大霹靂火箭的射程,同時也保證在發射之後的穩定性和精準度,可以成為海軍使用的原始導彈。

這三個技術的改進都不大,不過一但改造成功之後,同樣也可以極大的提高這些武器的性能,在無法對武器進行更新換代的條件下,充份發掘現有的每一種武器的潛力,以提高它們的性能,也不失為一種保持技術領先優勢的好辦法。

雖然商毅隻是對技術的改進提出了自己要求和一個大致的方向,而俱體的實施還是要靠孫和鼎和工匠們的辛勒努力和不斷的測試。但許多技術的創新和改進,並不在於技術本事有多大的難度,而是在於觀念的改變,和想像力,在這方麵商毅當然就大占優勢,至少他明白未來近四百年內幾乎所有的大小技術變革。因此也能夠給工匠們指明技術改進的正確方向,從而使他們減少了走彎路。不用慢慢的摸索著前進。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