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英道:“回稟大人,小女子昔曰隨先父兩次穿越過永明嶺, 在部眾之中, 到也有多人進出過永明嶺,不知大人有什麼用。”
商毅道:“很好,因為我懷疑張獻忠現在就躲在永明嶺中,因此需要熟悉永明嶺地形的人。這樣吧,你先把你部下去過永明嶺的人都招集起來,然後馬上畫一張永明嶺的詳細地圖,越細越好,我有用處。”
沈雲英答應一聲,立刻轉身出帳。這時黃震又進帳來向商毅彙報審問俘虜的結果。根據俘虜的交待,張獻忠果然就是躲在永明嶺裏。
原來張獻忠從長沙撤軍之後,知道啇家軍以經追進了湖南,死咬著自己不放,也不禁十分擔心。張獻忠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在湖南境內糾集起來的軍隊分為幾支,分頭進攻寶慶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等地,而自己親自率領三萬主力人馬,進攻衡州府打算攻破衡州府,殺死桂王,讓吳甡和商毅擔上失陷藩屬的罪名。結果衡州城中軍民齊心死守,一直拖到商家軍趕來救援,因此張獻忠又沒有得手。
張獻忠隻好又帶兵進入永州,打算躲進永明嶺去,躲避一時,並且把人馬分散,各自在山中隱藏。進攻道州的人馬是由蕭彥率領,目地是想搶一些糧食物資,好在長豐穀中多躲藏一些時間,等商家軍撤軍了之後再出來。不過俘虜們也不知道張獻忠躲到那裏去了,有人說他上在韭萊嶺,也有人說他躲在千家洞,還有人說他藏在茅坪恫。各說不一。
因為黃震按商毅所教的辦法,從俘虜中找出五批,分頭審問,將得出的結論互相應照,除了張獻忠的藏身之地以外,其他的基本一致,因此也可以斷定不會有假。於是聽完之後,商毅也點點頭,張獻忠當然是不會那麼輕易就把自己的行蹤給暴露出來的人。那麼進嶺去搜找他,是在所難免的了。
到了晚上,沈雲英等人將地圖畫好,交給了商毅,並且從自己的部下中找出了三十多名曾經出入過永明嶺的人,充當商家軍的向導。
有了地圖就可以詳細謀劃,商毅立刻招集兩個團的團部將領,包括偵察連的段鵬,再加上沈雲英,一起研究地圖,討論進山搜找張獻忠的計劃。
永明嶺雖然隻是南嶺五嶺之一,但地方也有數百裏,僅山頭就有百餘座,以商家軍這數千人馬,想要全部搜完,沒有三四個月,根本就不可能。而且永明嶺以西就是越城嶺,把張獻忠逼急了,還可以逃到越城嶺去,那就更難找了。
不過張獻忠畢竟還帶著二三萬人馬,是不可能躲進山裏太深的,因為躲在深山裏,是得不到任何補濟,僅靠打獵和野菜野果,是養不活這麼多人馬,隻會全都餓死,因此估計張獻忠還是會在永明嶺在邊緣一帶活動,就像長豐穀這種地方,一來可以打劫一些小村小莊,得到糧食和物資,二來也可以隨時出山,逃住他處。另外永明嶺外圍的一些小村也是他們洗劫的對像,因此這些小村,也是搜找的重點。
而根據商毅的這些推段,沈雲英等人也在地圖上一一注明了張獻忠可能會躲藏的地方。雖然把搜找的範圍大大縮小,但方圓也有百餘裏,而且需要搜找的地方有近二十個。因此也不可能集中人馬進山搜找張獻忠,還是要把軍隊分散進山。
現在商家軍以經集中了二團和三團的全部兵力,於是商毅決定,把全軍的編製打亂,分散成六支軍隊,由兩個團部的三名將官分別統領, 每一隊有三個火槍兵連、一個長槍兵連和一個偵察排組成,再分派五名向導。而商毅也將親自帶隊進山。
山外的營地交給楊武丞把守。因為山地作戰,騎兵沒有用武之地,隻能和炮兵、輔兵都在山外的營地等候,其中還包括兩個屬炮兵營的火槍連,兩個長槍兵連和兩個偵察排,可以馬上組成一支進山救援部隊。並且在地圖上標明每一支軍搜找的路線和地點,然後又將地圖複畫七份,每隊一份,還留下一份在營地中。
進山的部隊攜帶的武器隻有火槍,長槍、手榴彈和虎蹲炮。另外還有三天的幹糧。一但發現了西軍的營地,就立刻發出信號彈,附近的人馬就馬上趕去支援。而整個進山搜找的時間是三天,無論是否找到,在第四天必須出山返回營地彙合,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分派完畢之後, 眾人這才各自散去,準備明天進山。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