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吳甡的調停(2 / 2)

眾人一起回到了商毅的大營,吳甡這才問起這是怎麼一會事,商毅也把整個事情的經過都說了一遍,同時又把左夢庚還有左軍的一些俘虜都帶了上來,讓吳甡過目,並且由吳甡問話。

其實也不用怎麼問,吳甡基本都相信了商毅的話,這主要還是因為左良玉的名聲太差,吳甡督師都快三個月了,在名議上是左良玉的上級,但向左良玉連下了六道檄令,而左良玉居然連個麵都不給見,現在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而商毅雖然也些不服管教,但也比左良玉強得多,而且打仗還是十分買力,這次南下完全就是他一個人在撐著大局,因此吳甡心裏自然會偏向商毅了。

而且得知商毅把左良玉打得大敗,連左良玉的兒子都給抓了起來,吳甡表麵上雖然不說,但心裏卻是十分高興,早就該教訓教訓左良玉了,他簡直就狂得沒邊了。吳甡甚致還想,要不要趁這個機會,幹脆就把左良玉給解決掉算了。他知道現在崇禎和朝廷早就對左良玉非常不滿了,隻不過現在內憂外患,又顧忌左良玉人馬眾多,因此才沒有動他。但現在有了商毅,完全能夠製得住左良玉了,如果自己能夠幫助朝廷順便解決這個麻煩,那可又是一件大功。

不過這個念頭隻在吳甡的頭腦裏一閃而去,就立刻被吳甡否定掉了,因為左良玉畢竟還是實力雄厚,萬一事情做得不周密,沒能解決得左良玉,反到把他給逼反了,可就麻煩大了。商毅手裏有兵有,到是沒什麼,而自己是一定要承擔這個責任,之前督師所建立的這些功勞可就全都傅諸流水了,那麼自己可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因此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為好。

而在另一方麵,吳甡也考慮剄,想要解決左良玉,隻能依靠商毅,而就算能順利的把左良玉給解決掉,但商毅完全有能力成為下一個左良玉,到時候又有誰能去製住商毅呢?

因此在吳甡心裏,也很快給這件事情定下了一個調子,那就是盡力和平解決,施恩於左良玉,讓左良玉和商毅互相牽製。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吳甡又勸商毅,還是應當以大局為重,畢竟左良玉也是朝廷官員,如果鬧到了朝廷中去,對商毅日後的仕途也有影響。萬一真把左良玉給逼反了,那就更不好收拾了。

其實商毅並沒有要把左良玉趕盡殺絕的意思,隻是要教訓教訓他而己,既然吳甡這麼說了,也正如借梯下牆,滿口答應下來。但啇毅堅持一定要左良玉親口認錯,並且賠償錢糧物資,這是贖回左夢庚的費用。當然這些錢糧物資黃得功和劉良佐也有一份,這可是商毅當初答應他們的。

對商毅的這個要求,吳甡到也沒有什麼意見,因為在他心裏也覺得有必要好好教訓一下左良玉,也讓左良玉別在那麼驕狂下去,日後也好使喚他幹活。反正是讓商毅來當這個惡人,自己裝和事佬。而黃得功和劉良佐更沒意見,反正是由商毅出麵去敲左良玉的竹杠,自己幹落得現成的,有這樣的好事,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眾人商議決定,在當天下午,吳甡帶著黃得功和劉良佐進了鹹寧,來見左良玉,對他曉以利害,時而聲色俱厲,時而好言安撫,總之是軟磨硬泡,逼著左良玉服軟不可。

而上午的攻城戰也使左良玉徹底明白,商毅可不是朝廷,能夠由自己盤弄,而且自己現在根本就沒有和商毅討價還價的資格,吳甡肯出麵來調停,以經是給了自己一個台階,如果自己還不下,那也就隻有立刻造反了。反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今天先忍下這一口氣,以後再慢慢想辦法找商毅算這筆帳。

於是雙方又經過了一輪討價還價,最終決定,左良玉向商毅賠償白銀十萬兩,糧食三萬石——這些都是張獻忠送給左良玉的,結果在左良玉手裏還沒捂熱乎,就馬上讓出來了。不過吳甡也為顧全左良玉的麵孑,不要他當麵向商毅賠禮道歉,寫封信算了。

好在商毅也不在乎這個,隻要左良玉服軟了就行,他當然不指望左良玉以後就老實了,但至少左良玉想找自己的麻煩,也要仔細的想一想,能不能承但得起自己報複的後果。因此左良玉把錢糧送到商毅的大營之後,商毅也把左夢庚給放了。

隨後商毅又分給劉良佐和黃得功兩人各兩萬兩白銀,五千石糧食。這件事情也終於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