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步的距離,對於高倍距遠望鏡來說,並不算什麼?商毅調好了焦距,放眼看去,隻見在數百名騎士的簇擁中,在麵繡著“闖”字的黃龍大纛前,一頂小黃麾蓋下,可以清晰的看見一人,中等身材,頭戴大沿範陽氈帽,身披藍布戰袍,佩刀帶丂,跨騎一匹白馬。高顴深頰,鴟目鷹鼻,頷下微須。但一隻眼睛被黑布遮住——這是在一攻開封的時候,被守軍射傷左目,也成為李自成的一個明顯標誌。
商毅放下了望遠鏡,李自成的形像確實和後世流傳的至少有七八分相似。說實話,商毅對李自成並無惡感,也並不想把李自成滅掉,之所以這麼賣力的打擊闖軍,一方麵是向湖廣地區的官員和百姓展示商家軍的實力,另一方麵,也是想在湖廣地區建立一塊新的根據地來。
其實在商毅心裏也希望李自成早一點向在另一時空裏那樣,揮兵北上,好趁機去攻占襄陽,因為想在湖廣地區建立根據地,就必需占領襄陽和武昌兩地才行,而李自成遲遲不走,那麼隻好自己動手趕他走了,因此這一次也隻好對不起李自成了。
光州不是大城,也不是戰略要地,單麵城牆長為五百四十步,全長隻有六裏,四角分別有四個塔樓,一麵城牆上都有四個突出的馬麵,但沒有衛城,雖然有一條護城河,但河水基本都幹枯,而且常年不加以維護,河床抬高了不少,隻有三尺多深。在商毅進城時,也沒有看見城外有羊馬牆,也不知道是本來就沒有,還是年久失修,給毀壞了。不過這段時間裏,商毅安排戰俘苦力在四城外挖出一道呈棱形的戰壕,離城牆約二十步遠,壕溝邊上都壘上土袋,也能代替羊馬牆用。
現在駐守在光州城中的,隻有商家軍的全部人馬和後勤人員,還有他們抓住的戰俘苦力和預備投靠商家軍的一千多官軍,劉澤清、謝科、高君遠三部人馬早己經被商毅安排離開了光州,躲出了十幾裏外,當然在名義上,商毅是這三部人馬出城埋伏,等待城中的信號,然後殺回來,裏應外合,擊敗闖軍。
這樣的安排,三人自然是求之不得,而商毅也少了不少麻煩,因為留他們在城裏,不僅幫不上忙,而且還礙手礙腳。而且商毅也根本沒指望過他們能殺回來。
這次李自成從襄陽出發,幾乎所有大將都隨軍出戰,還帶來了七萬大軍,其中親衛和五營的精銳人馬各有一萬五千,另外四萬都是雜役兵。加上劉宗敏和田見秀的敗軍還有一萬五六千多人。其中親衛和五營的精銳人馬還有八千多。可以說這一次李自成也是出動了大軍。
另外李自成與明軍征戰多年, 也繳獲了一些火炮火槍,因為知道商家軍以火器為主,因此也全都帶來,在必要的時侯,也可以來個以火器對火器。
闖軍進攻的方向是光州的西城,商毅在這時布下了周少桓的二團守衛,二團所配的四門紅夷大炮,和三門一號佛朗機炮都布置在西城的城牆上,四門二號佛朗機炮,三門三號佛朗機炮和六門虎蹲炮都布置在城外的陣地上。而其他三個門交給成進的三團分兵把守,剛到的羅遠斌的五團作為接應部隊。並且又派出不少偵察兵,在其他三門郊外查看,一但發現有闖軍的人馬偷襲,就立刻發回信號。商毅在西城的城樓上總觀全局指揮,調派兵力,現在己是萬事俱備,就隻能李自成的大軍進攻過來。
征戰了十幾年,在曆次的戰鬥中,李自成都是身士卒,親自在第一線戰鬥,而現在這樣第一次離著這麼遠指揮戰鬥,這在過去的戰鬥中,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因為他沒有望遠鏡,根本就看不清楚對手的陣地布置,隻能隱隱約約的看到對方好像是如田見秀所說,挖出了壕溝,士兵都藏在壕溝裏,在壕溝後麵,依稀是火炮,因此也覺得非常不習慣,有一種自己撐控不住局麵的感覺來。
不過現在以經不能再想那麼許多,李自成下令,派出一萬雜役兵,首先向光州城發起進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