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大戰之前(1 / 2)

就這樣一連過去了十三天,守衛濟南的各項工作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但淸軍卻還沒有殺到濟南府動向,商毅也不禁有些奇怪,按說這時間也差不多了,怎麼清軍還沒打過來呢?莫非說清軍不打算進攻濟南府,而是準備直接繞道回關外去嗎?要是真那樣到也不錯,清軍如果要走就讓他們走吧!商毅也不打算再去招惹他們了。反正這一次收複濟南的目地以經都達到了,物資、錢糧、人口全都大有收獲,如果不是迫不得己,商毅也不想再節外生枝。

當然這也僅反隻是想想而己,商毅可從來不抱這種幻想,因此依然是小心謹慎的練兵守關,並且繼續嚴密關注兗州的動向。果然就在第二天,商毅就接到了偵察兵傳來的消息,清軍以經從兗州府出動,向著濟南府殺來了。而就在三天以後,清軍的先鋒人馬果然以經殺到,在濟南府城西南下寨。

殺到的清軍正是圖爾格帶領的一萬人馬,不過他現在可不敢再輕視穆陵軍了,因此也不敢冒然去進攻濟南府,因此清軍在濟南府西南下寨之後,圖爾格就一直小心防守,閉營不出戰。而清軍不出戰,穆陵軍自然更不會主動出戰,雙方就這麼暫時對持起來。

不過清軍雖然不出戰,但圖爾格可也沒有閑著,一麵四下裏派出偵騎出去打探,看看是否有其他明朝的大隊軍馬在向濟南府方向集中,同時又加緊製造攻城的器具, 為以後可能會進攻濟南府做準備。

但一連過去了三四天,清軍的斥候騎兵基本搜遍了濟南府附近二百裏左右的距離範圍,似乎並沒有發現在其他的明軍在活動。而且就在同時,嶽樂也領軍進駐了東昌府,在那一邊同樣也沒有發現有明軍的動靜。也就是說,在山東西北方圓數百裏以內,其實就隻有穆陵軍這麼一支明軍存在。

圖爾格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以後,也稍稍鬆了一口氣,看來奪取濟南府,隻是穆陵軍這一支軍隊的個別行為,並不是明軍有意施行的誘敵深入之計,而明朝的其他軍隊,似乎還是像以前那樣畏戰。那麼僅僅隻對付這一支穆陵軍,可就輕鬆多了。

而又過了二天,阿巴泰也率領著大軍押運著所有的錢糧物資、人口牲畜也終於到了濟南城眾。聽圖爾格說明了情況之後,阿巴泰也著實鬆了一口氣,原來是自己擔心的有些過甚了。那麼接下來應怎辦?是繼續繞過濟南北回,還是攻打濟南府呢?

如果直接繞倒返回關外去,也未免太怯懦了,穆陵軍攻取了濟南府,無異於給了清軍一個響亮的耳光,如果清軍連打都不敢打一仗,就這麼鴉默雀靜的退回去,那也太窩囊了,大淸自太袓努爾哈赤起事以來,大清是什麼這時受過這種憋氣。

但攻打濟南,阿巴泰又覺得沒有把握,雖然阿巴泰也確實很想見識一下,穆陵軍到底強悍到什麼地步。但他也知道,穆陵軍能夠兩次守住穆陵關,擊敗圖爾的大軍,現在又奪取了濟南府,絕對不是偶然的。而且現在清軍的底層將士們都盼著能夠早日回到關外去,與家人團聚,作戰之心不不如初入關時那麼強烈了。萬一再攻城不順,恐怕會造成軍心渙散。

從濟南到關外還有兩千多裏的路程,雖說現在其他明軍都不敢和清軍交戰,但如果清軍真在濟南府城下受挫呢?明軍辶中會不會有人改變主意呢?或者明軍不敢正麵和清軍作戰,但在暗中襲擊呢?而且又或者誰敢保證,會不會在返回的途中,又冒出笫二個商毅來。要知道清軍現在可不像入關的時候了,還押運著這麼多的錢糧物資、人口牲畜,這本身也是一個沉重的付擔。

阿巴泰和圖爾格、博洛商量了一下之後,覺得還是雙管齊下為好,留下一部人馬圍攻濟南城,派另一部份人馬押運著錢糧物資、人口牲畜返回關外,兩下都不耽誤。

最後幾人商議決定,由博洛帶領五萬人馬,押運著錢糧物資、人口牲畜繼續北上出關,返回大清境內,而阿巴泰和圖爾格帶領剩下的約三萬五千人馬,留下來繼續攻打濟南府。而駐守東昌府的嶽樂付責兩麵接應。

留下來進攻濟南府的人馬雖然隻有三萬五千,但卻包括了六十五個滿八旗牛錄,八個完整的甲喇,共計有披甲兵二千五百多人,輔兵四千多人,跟役、包衣八千餘人。另有漢軍牛錄五十八個,九個完整甲喇,人馬一萬二千多人;蒙古牛錄三十二個,六個完整甲喇,加上外藩蒙古兵共計也有八千多人。同時還擁有各種火炮二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