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阿巴泰的決定(2 / 2)

阿巴泰甚至想,現在明軍根本就不堪一擊,回去之後一定勸說皇太極,早日全麵舉兵攻明,入主中原、攻占北京,這天下就是大清的了。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安度晚年,盡情享受一下漢人的生活了。

但就在阿巴泰大發感概的時候,就得到了圖爾格和博洛在穆陵關铩羽而歸的消息。

阿巴泰也不禁大吃了一驚,沒想到有圖爾格和博洛兩人壓陣,又有二萬六千大軍,居然還奈何不了一座小小的穆陵關。而且拆兵近六千人,其中還包括八百多八旗兵。前前後後算起來,清軍以經在穆陵關前丟了八千多人。就是當年進攻有袁崇煥把守的守遠城,也沒有損失這麼多人馬?因此阿巴泰也不顧享樂,趕忙招集圖爾格和博洛,詳細詢問這一戰的經過。

聽完了兩人的講說之後,阿巴泰也久久不語,他也是身經百戰的人,聽了圖爾格的講說,就知道這一戰的失敗,並不是兩人的指揮有錯,也不是帶去的軍隊不努力作戰,而是因為穆陵關的防守,確實是太過嚴密了,不仗火器精良,而且鬥誌旺盛,加上主將商毅的用兵之法也是不拘常理,出人意料。當然其中也有穆陵關地勢險要,易有難攻的原因。

阿巴泰沉思了良久,才道:“圖爾格,照你看如果我們要攻下穆陵關,需要多少人馬才行?”

圖爾格認真的想了一想,才道:“以現在穆陵關的防守能力,依我至少要三四萬人馬才行,而且就攻下了穆陵關,我大清人馬至少耍損失一萬以上。可不過……”卻又欲言之止。

阿巴泰拈了拈胡子,道:“不過什麼?有話直說吧。”

圖爾格道:“我們這次攻打穆陵關,是按上一次倫泰進攻穆陵關調集的兵力人馬,但據倫泰說,這一次穆陵關的防守力度比上一次要強得多了,所以……”

阿巴泰道:“所以你認為,我們再去進攻穆陵關,它的防守能力還有可能增加。”

圖爾格也點了點頭,又道:“如果能有紅夷大炮,到是可以不用這麼費事,可惜。”

清軍中雖然也裝配了不少大炮,但這樣火器隻有漢軍中才有,滿八旗都沒有裝配火炮。而且由於清軍依然迷信騎射之術,火炮隻是做滿八旗兵的輔助力量使用。而紅夷大炮體形巨大,又太過沉重,因此一般入關奔襲,隻會帶一些中小型火炮,而不會帶紅夷大炮這樣的巨炮。

說到這裏的時候,阿巴泰也不禁有些奇怪,既然這支明軍這麼強的防守能力,為什麼不放在邊關,或是濟南、兗州這樣的大城,而是扔到了一個小小的穆陵關。但現在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阿巴泰又沉思了一會兒,才道:“如今我們攻入明朝也快有半年的時間了,而且搶到的東西、人口也以經不少了,而且戰士們也都想家了,我看應該馬上撤軍回關外,回大淸去吧。”

博洛不禁道:“阿瑪,難道穆陵關就不管了嗎?”

阿巴泰道:“天氣漸漸熱了,我們孤軍深入明境,時間久了恐怕發生意外,還是早些回去。穆陵關就等下一次我們帶上紅夷火炮,再來攻取。”

原來滿八旗各旗的披甲兵、輔兵、跟役和包衣原則上來說,都是各旗主的私人力量,就是大清的皇帝皇太極也不能無故剝奪,而阿巴泰並不是任何一旗的旗主,因此雖然阿巴泰是這一次攻明的主將,可以率領正白、鑲白、正藍、鑲藍四旗的滿八旗丁,但他並非這四旗的主人,如果讓四旗的人馬傷亡太大,回去見了各旗的旗主,也不好交待。

正白旗的旗主是多爾袞、鑲白旗的旗主是多鐸、正藍旗的旗主是豪格、鑲藍旗的旗主是濟爾哈朗,人人都是親王級的人物,都比阿巴泰這個饒餘貝勒要高上兩級,盡管阿巴泰的年紀比他們都大,但得罪了他們幾個,這以後的日子恐怕也不好過。

現在整個攻明的戰鬥中,淸軍損失的兵力約在萬人左右,而滿八旗兵的損失還不足千人,總體來說,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如果強行要去攻打穆陵關,隻會損兵拆將,傷亡慘重,阿巴泰可擔不了這個責任,因此也不得不忍下這一口氣,放棄進攻穆陵關,返回關外去。

圖爾格對這微妙的情況也十分清楚,因此他也並沒有反對,而是支持阿巴泰。博洛雖然還有些不甘心,但阿巴泰和圖爾格的決定,他也隻有能力反對,隻能聽從。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