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毅笑道:“各位不要拘謹,有什麼就說什麼,就是說錯了也不要緊。昨天一戰,你們都參加了的。實話說,雖然我們最後是贏了,但在其中差一點也出了大茬子。而清軍雖然退了兵,但一定還會卷土重來的。說不定人馬比這一次還多,常言道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因此也請大家把心裏的想法都說出來,把我們穆陵軍的不足都找出來,加以改正,也為了我們下一戰能夠更好的守城。”
又過了一會兒,羅遠斌才首先道:“大人,以小人看來,對付淸軍,火銃依然是最有效的武器,由其是二層曱或三層甲的韃子兵,隻有火銃才能給他們大的傷害,隻不過韃子的箭射得到是真準,當他們逼近城墻可以射箭的時候,也會對我們的火槍兵造成大的傷亡,因此我覺得如果在城垛口上加上一個擋牌,隻留一個小口來供火銃發射,就不怕韃子的弓箭了。”
商毅點點頭,這個問題他也想過,不過隻是想加強火槍兵的護具,到沒想過在城垛口上加個擋牌,以清兵弓箭的穿透力,有了擋牌之後,應該是可以清軍的弓箭的傷害降到最低了。因此也道:“羅把總,你的提議很好,散會之後,你立刻去和鐵木匠坊商量一下,這個擋牌怎麼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見自己的意見得到商毅的更定,羅遠斌也十分高興,而其他人見了,也都有些躍躍欲試。
周少桓接著道:“剛才羅把總所說,確實是個好辦法,但在城垛口上加上擋牌,也隻能暫緩一時,等韃孑爬城的時候,火槍兵還是要把位置讓出來給其他人防守。也就隻能上好刺刀,當長槍手用。我覺得不如在城牆後麵再修幾座台子,也不用很高,有個四五尺就行了,這樣韃子爬城的時候,火槍兵就可以退到高台上去,繼續用火槍打韃子。這樣一來,就算韃子爬上了城頭,火槍兵一樣也能發揮作用。” 頓了一頓,周少桓又道:“我們也可以把火炮放到高台上去,這樣在韃子攻城時,火炮還可以打在城下的韃子。”
商毅衝他也點了點頭,道:“少桓,你的建議也很好,我們可以馬上施行。”
兩個人發言,都得到了商毅的表揚,其他人也紛紛勇躍了起來,楊武丞馬上發言道:“千總大人,其實在昨天一開始,我們守得非常好,隻是當韃子爬上城牆之後,弟兄們才有些慌張起來,我看有必要進行幾次:當敵軍蹬上了城牆之後,一方麵要對付上城的敵軍,一方麵還要守住其他的垛口的訓練。讓士兵們熟悉一下這種場麵,下一次就不會慌了。”
成進道:“我們在城外挖了三條壕溝,是為了阻擋韃子的車輛前進,但壕溝太容易填平了,而且還可以在壕溝上架橋通過,作用並不大,不如再壘幾道土牆,隻用三尺多高就行了,想挖開土牆,可就比填平壕溝費勁得多了。”
成剛也道:“韃子的雲梯上都帶著一個倒鉤,一但雲梯搭靠在城垛口上,就會鉤得很緊,難以推動。但如果我們把城垛口朝外的那一麵鑿出一個斜坡來,韃子的倒鉤也就沒有著力的地方了,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把雲梯推倒。”
周琦道:“城牆上的位置有限,隻能站下一千多人,應該把士兵們分成三班,輪流上城防守,這樣可以始終保持士兵們的體力。”
吳漢生也道:“我們訓練了那麼久的山裏作戰,也該派上用場了,而且我們也不該一味再城裏死守,如果韃子再來攻城,我們才以適當派出少量人馬出城,躲在山上,襲擊韃子的後方,一定會夠他們頭庝的。”
就這樣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根據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曆,提出了許多改進穆陵軍作戰的方法,而且在不自覺中,開始以清軍的下一次進攻為設想,研究穆陵軍在下一戰中的應對辦法,氣氛也十分活躍。
商毅看了,也十分高興,別看都是古人,但想出來的辦法並不比自已差,甚至有一些是自己都沒有想到的。這到還是其次,關建是他以經在有意識的陪養他們,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