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錫揚了揚眉頭,悻悻道:“好,我就看看他們還有什麼花樣?”
商毅向曾從龍施了一禮,立刻下去安排。
這一次是進行實戰的演練,將四百人分為兩隊,進行一次對戰,毎隊兩百人,各兵種全都相同,。團兵們也換上防護的皮甲和木製的武器。相隔約百步的距離列好陣式。毎隊中陣各有一麵大旗,一隊紅旗、一隊藍旗,以率先奪取對方旗幟的一方為獲勝。
隨著鼓聲敲響,兩隊人馬立刻都互相對衝起來。而且雙方都是以長槍手為中路,刀牌手和大砍手分列兩側,既使是在衝刺中,也保持著完好的隊型。
兩隊人馬接觸上之後,長槍手手各自舉起自己手中的長槍,整齊一致的向對方刺去,大砍刀和刀牌手也都揮動大刀,就像訓練時一樣,舉起、斜砍。雖然一共隻有四百人,也隻是一場模擬的實戰演練,但團兵們卻也都用盡全力,毫不留情,在演武場上立刻向了一連串木器相交時發出的沉悶聲音,還夾雜著不少人的吼叫和哀號聲。
而在觀戰的曾化龍等一幹官員看來,這場實戰演練卻並不並於一場真刀真槍的廝殺。不過盡管雙方打得十分激烈,不時有人倒地,但卻都始終保持著完好的陣型,以良好的團隊配合與對手抗衡。這一點都是商毅一直以來最強調的,而且在民團的曆次戰鬥中,基本都得到了認真的慣徹。
打了一刻鍾的時間,盡管雙方有不少人都退出了戰鬥,但陣形始終還是保持不散。
直到了這時,曾化龍才有些吃驚,他雖然是文官出身,但這些年也經曆了不少戰事,在他的印像中,無論是怎樣的軍隊,,到了這個時候,士兵們恐怕都亂了,隻能靠單兵作戰來支撐。而這個民團卻還能堅持著陣列不散,這以經無法用訓練有素來形容了。
在偷眼看看那些武將,都以經是目瞪口呆了。就連剛才置疑民團的劉天錫也看得兩眼發直。毎一個人在心裏都把團兵和自己的士兵進行了一番對比,然而得出的結論卻是十分杯具,如果在人數、武器相同的情況下,與民團作戰,基本是一打就散,必輸無疑。
最後的結果是以紅隊堅持到藍隊的陣型崩潰,才最終取勝。演練結束之後,全軍再度整隊排好,站在高台前。而盡管是用的木質武器,毎個團兵還穿著護甲,但還是有不少人被打得鼻青臉腫,甚至是流血不止。但毎一個人都站得筆直,絲毫也沒有什麼影響。
就連曾化龍也覺得有些看不過眼去,幹咳了一聲,道:“商毅,我看受傷的人可不在少數,你們民團平時都是這麼訓練的嗎?”
商毅道:“回稟大人,平時都是如此。因為我們民團是為了保村護民而成立,麵對的都是窮凶極惡的匪賊之徒,他們可是不會手下留情。因此草民才要求團兵的每一次訓練都要當作真正的戰場一樣。平時訓練多流血流汗,總勝過在戰後流淚傷心。”
曾化龍身子一整,心裏默黙念了幾句:平時訓練多流血流汗,總勝過在戰後流淚傷心。其他人聽了,也若有所思。就一次就連劉天錫也不敢再說什麼?萬一巡撫大人讓自己的軍隊和民團較量一下,自己可沒有一點取勝的把握。
這時曾化龍也點點頭,道:“商毅,讓他們解散回去休息去吧。”
商毅這才宣告民團解散,但隨後又舉行了一場蹴鞠比賽。
曾化龍等人雖然知道有蹴鞠這項運動,但也從來沒有見過,因此都覺得十分新鮮,隨行來的幾員武將也都看得興高彩烈,有兩個人甚致被球場上的氣氛感染,看到精釆的地方,也揮動雙手,大聲喝釆。有不少人都盤算,回去之後,是不是讓自己的軍隊軍才成立幾支蹴鞠隊。
曾化龍也笑道:“商毅,你們民團到還能踢得好蹴鞠啊。”
商毅道:“回稟大人,草民教導他們踢蹴鞠並非隻是娛樂。蹴鞠不僅能使團兵們強身健體,提高機智靈敏反應能力,而且還能增強互相之間的同袍之誼,團隊合作精神,讓團兵們多踢蹴鞠,實在是益處多多。”
曾化龍怔了一怔,沒想到就連蹴鞠,也是商毅的一種訓練手段。沉呤了半響之後,才道:“商毅,本官見你的才能,委身為一村民團教師,實在是大材小用。何況這次剿匪之功,也不為小,因此本官打算向朝廷保薦,你為登州府奇山所千戶。不知你是否有意從軍為將?”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