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數錢、查查貨,忙上一陣子眼看休市的時間就快到了,寧寒原本是打算跟大家合計下早先在雨荷廊發生的事情如何處理的好,現下食肆裏多出的墨辰少郎讓寧寒稍稍覺得有些不爽,趁著兩市還沒關門,寧寒喊著駱青直接出了春明門。
長安城的夜生活少不了酒肆,西市的胡姬跟酒肆自然是夜夜笙歌的好去處,可真要說有品位又夠熱辣的酒肆,還得是出了春明門朝著曲江走上一段,跟興慶宮遙遙對望的“酒魁”。
時間還來得及,街上行人漸少,知道門路要去酒肆逍遙的人客也三三兩兩走進了酒肆的大門。這酒肆門口做得絲毫不起眼,簡單的門麵,沒有一般酒肆的花哨俏麗,暗紫的旗子上銀色的店名,名字起得直白,“酒與魁”,自然這兒的酒是酒中之魁,這裏胡姬也是花中之魁。
一般酒肆裏也就是些高昌的“葡萄酒”、波斯的“三勒漿”和“龍膏酒”之流。這“酒與魁”的酒除了市麵上常見的種類,還有些稀奇品種,任你逛遍長安,也隻有這家喝得到。
最讓人說起的便是這家酒肆的掌櫃,不是西域的商旅或是長安的商賈,也不是美豔的胡姬或者當爐的美婦,而是一位扶桑女子。
據酒肆的常客描述,這位女子愛穿一身黑色著物,身材嬌小卻風韻十足,一顰一笑皆是醉人之態,一頭秀發或攏於右肩,或隻用一枚玉質螭型長簪挽起,喜佩珠飾,端是映著她粉白的小臉,玫紅的櫻唇,光彩照人。
酒肆的夥計一概稱她叫夭娘,是某位遣唐使的親眷,不知何時何事到了長安,也不知因何事滯留在此,又莫名經營起此間酒肆,其中各種故事也是多個版本,不管什麼樣的酒客,如何打探,換得的至多就是夭娘一抹噙在嘴邊的微笑,什麼答案也沒有。
這長安裏不缺酒肆,更不缺有著好酒的酒肆,要想掙點名頭,沒些讓人稱道的地方自然是不行的。這“酒與魁”寥寥數月就名滿長安,商旅貴胄無人不曉,在東西兩市更是口口相傳人人爭相約玩之處,自然是有它特殊之處。
打從門口看,這酒肆占地兒端是不小,跟平常酒肆建樓修館不同,這酒肆更像是一個六角形狀的大骰子,除了木質的黑色大門,整個更像是陶製的物件,隻有兩層,且二樓的窗戶都是“卍”形狀,到了夜裏,屋內的燈燭映出,更是別具風情。
酒肆裏麵,也是花樣百出。你若愛風雅,此間東廂的風格是青梅酒、梅雪烹,各種精致小食,輕歌曼舞、銅爐燈盞,舞姬也是清風和雪、嫋嫋婷婷。你若喜熱鬧嬉笑,西廂的胡姬熱舞、西域烈酒,烤肉炙膾,若這些你都沒興趣,穿過回廊,後麵的雅室,可手談可吟詩……這般樂趣之所,自然來客如雲,尤其在休市之後,這裏酒香舞美,且絕不會被打擾雅興,自然生意好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