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設想雖好,可是要想使它變成現實卻也十分地不容易。這種設想,國外的科學家也都認為好,德國的科學家蓋伊蓋,加以還為此而做過多次的試驗。結果,都沒有成功白白地弄死了許多隻狗。
這是因為,在狗的胃上布滿了很多條神經,就像對著陽光可以看到樹葉上的筋一樣,動手術時,一不小心,就會把神經給割斷了。
巴甫洛夫是個有了新的設想便立即著手進行實驗的人;而且隻要他一做起實驗,不管失敗多少次,也決不肯半途而廢。為了給狗再造一個小胃,巴甫洛夫用了半年多時間,數不清有多少隻狗為這個實驗做出了犧牲。許多同事和助手都失去了信心,他們也覺得,給狗再造一個胃,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們都勸巴甫洛夫不必再做下去了。可他還是以極大的信心和毅力去實現自己的設想。
最後,巴甫洛夫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地把狗的胃分成一大一小兩個。他用被切開的一塊胃壁和粘膜造成一個“孤立的”有一個小孔露在外麵的小胃。小胃的分泌完全可以反映出大胃的情況。人們為了表彰巴甫洛夫的這一功績,便把這個小胃定名為“巴甫洛夫小胃”。
現在,這隻有“巴甫洛夫小胃”的狗站在實驗台上,對巴甫洛夫愉快地搖著它的尾巴,以表示它對主人的感謝。因為在一個小時內,巴甫洛夫已經接連不斷地喂了它各種各樣的食物,有噴香的香腸,有美味的牛肉,也有通常的幹麵包狗吃著這些食物時,小胃分泌出純淨的胃液,一滴一滴地經過導管流到玻璃杯中。經過化驗,狗在吃香腸時分泌的胃液和吃牛肉、麵包時分泌的胃液都是不同的。不同的食物,分泌不同的胃液。
瞧,生物機體是多麼周密啊!
隻要是食物,狗在吃它們時,胃液就分泌出來,這是共同的。如果不是食物,譬如石頭吧,狗在吃它時,會不會分泌胃液呢?巴甫洛夫這樣想道,同時決定用實驗來檢驗。讓狗吃石頭,巴甫洛夫的助手們初次聽到這個主意時,以為是自己聽錯了。當巴甫洛夫重複了3遍時,他們都驚奇得不得了。怎樣讓狗吃石頭呢?石頭好辦,就找那些圓溜溜的小石子好了。但是,狗吃嗎?
怎樣使狗吃下石頭而不至於喪命呢?經過苦思苦想,巴甫洛夫和大家一起,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將狗的食道在頸部那裏切斷一半,再將食道的切口縫到皮膚外麵。這個手術並不難,想法卻是絕妙的。動過手術的狗,吃食物時,食物從嘴裏進去,很快就從頸部的斷口處跑了出來,再也不進人胃裏去了。盤子裏的食物吃進去,又掉了回來,是永遠吃不完的。
現在,開始用石頭來喂狗。巴甫洛夫選中的是棕色大狗利斯卡。利斯卡不是一隻普通的狗,它很喜歡自己的主人,常常在主人的身前身後搖頭擺尾,有時候用它那雙精靈的小眼睛瞧瞧主人,想猜透巴甫洛夫需要它幹什麼。現在,巴甫洛夫的學生給利斯卡端來了一盤子白花花的小石子。起初,利斯卡還以為是什名好吃的東西呢!它趕前一步,用鼻子嗅了嗅,搖搖頭退開了。利斯卡不吃石頭,其它的狗吃不吃呢?巴甫洛夫叫人挨個兒把沙立克、契卡、布克爾、別克帶了進來,實驗的結果,它們都不吃石頭。
巴甫洛夫沒有辦法,急得在實驗室裏來回地走來走去,自言自語地說:“到哪裏去找一隻吃石頭的狗呢?”
利斯卡這時也焦急地站在實驗台上,來回地看著主人走來走去。它明白了:老教授在著急哩!它不時地低下頭去看看麵前的盤子,它在出神呢:“老教授是要我吃石頭吧!”於是,它想用舌頭去舔舔石頭,但是係在身上的皮帶妨礙了它。這個動作被巴甫洛夫發現了,巴甫洛夫快步走上前去,把盤子推到利斯卡的嘴邊,利斯卡沒有錯:巴甫洛夫是要它吃石頭呢!利斯卡這一次沒有猶豫,它慢慢地把石頭從盤子裏咬了起來,一個接一個地吃了下去。
“真是一隻絕妙的狗,它吃起石頭來了!”巴甫洛夫高興地說,“快,準備好,開始實驗。”
利斯卡吃下的石頭一個個從食道的切口處掉進了盤子裏。然而,胃液沒有分泌。
“這個道理是清楚的。”巴甫洛夫說:“狗的嘴雖然吃石頭,但是,它的神經正確地告訴大腦,是石頭,不是香腸,無需分泌胃液。”
利斯卡真是一隻了不起的狗,能夠自動地吃石頭,從而幫助科學家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實驗。
巴甫洛夫為了獎勵它,還不等實驗結束,就吩咐人去拿香腸來:
“快!快去!把香腸拿來。”
巴甫洛夫的助手蘇莫娃,是一位能幹的女科學家,巴甫洛夫非常信任她,認為她是婦女中傑出的人才。
她為人好學,是巴甫洛夫極為得力的助手,她把香腸拿來放在利斯卡的麵前時,發現狗的胃導管裏流出了大量的胃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