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娟娟說本來楊鵬舉就應該是她的,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傷害了元儼,覺得得對不起她,如今還一個本來的楊鵬舉給她。元儼聽譚娟娟這樣說,她反而還過意不去了,如果楊鵬舉不和譚娟娟結婚,那譚娟娟這一輩子就隻得一個人孤獨地過。說實在的,元儼對譚娟娟這一招橫刀奪愛相當不滿意,對她說不上好感。如今一旦說開來,她才覺得譚娟娟也不是橫不講理的人,她之所以這樣做,全是為了她的家族,如今她的家族也沒有剩幾個人了,元儼就算有再多的哀怨都煙消雲散了。隻不過她當時並沒有表態,也沒有說她們倆個共同侍候楊鵬舉,她知道苗族和她們鮮卑族一樣,都是一夫一妻。對漢族的一夫多妻都不看好,可事到如今,可能也隻有這樣了。不過,元儼得問問楊鵬舉的意思。楊鵬舉說真了,對譚娟娟並沒有太多的愛,誰知道不慎中了她的情蠱,到如今譚娟娟放開了他,她反而落得孑然一身。元儼憂心忡忡地說:“譚姑娘走的時候對我說,她把你還給我,對於那段時間給我們造成的不愉快,請我倆多多原諒。”楊鵬舉苦笑道:“她這樣作說起來也並沒有什麼惡意,反但是犧牲自己的幸福來挽救她的家族,說起來,她也怪可憐的。不過她的事,還得看你如何處?”“你還怪了。”元儼不悅地說,“為什麼就關我的事了?又不是我要娶人家。”楊鵬舉嬉皮笑臉地對元儼道:“不管如何,你始終是最先定的。按我們漢人的話來說,你就為大,後麵不管多少都得聽你的。”“不管多少?”元儼杏眼怒睜,“楊鵬舉,你還想娶多少個?”楊鵬舉依然笑嘻嘻地說:“我哪敢娶多少個?就你一個行不?”元儼道:“不行,你得把譚娟娟一起娶了。這一輩子就隻能是這兩個,如果再多一個,我就出家當道士。”楊鵬舉還是笑嘻嘻地問:“怪了,女人隻能當尼姑,咋就想到當道士了?”“我就要當道士。”元儼絕決地說,“我不是和你開玩笑的,楊鵬舉。”見元儼不像是開玩笑,楊鵬舉也不敢說別的,更不敢提起後鳥羽澄香的事。後來楊鵬舉也和李黑娃說起來這事,李黑娃道:“那個東瀛女人不要了就不要呐,誰又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去東瀛?這事我會叫我幫裏的人不要說出來。這樣對你影響不大。看來元儼姑娘還是通情達理。”
楊鵬舉不說話,他知道李黑娃並不是想譚如月,他和他相處的時間也不短了,平日裏並沒有見李黑娃如此。就是發生在那日進皇宮後,李黑娃才開始反常的。觀其臉色,定是美事,男人隻有在想得到,卻又沒有得到的時候,才有那種神色的。也就是說隻有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可那又會是什麼呢?直覺告訴他,那是個女人。可是這一路上並沒有看到李黑娃和什麼女人來往過呀?楊鵬舉還是不明白。
李黑娃故意說道:“我每天看到你兩個卿卿我我,我就不可以想想你嫂子?”
元儼好像很明白的樣子說道:“我就知道。”
楊鵬舉看著李黑娃,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李黑娃也不管楊鵬舉,對元儼道:“弟妹,前麵就是黃龍府,你給我們說說黃龍府的故事吧!”
元儼道:“在遼聖宗年間,一天,一個雲遊和尚來到了遼國,對遼主耶律隆緒說:‘主上是真龍天子,德昭天下,但現在諸邦並起,不可不防。昨夜我觀天象,遼國將有土龍出世,其位置在黃龍府東北處。’耶律隆緒一聽,大驚失色,忙問:‘仙長可有妙策?’和尚微微一笑,合掌道:‘想避其災難不難,可在那裏修建一座塔,鎮住龍脈,天下方能太平。’於是遼主就下了聖旨,在和尚所指的黃龍府東北處修塔一座。可是修到一半時,和尚卻又向遼主進言,稱土龍已遊移到黃龍府,鎮龍脈之塔需建在黃龍府城內。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並保住皇位,遼主對和尚所說深信不疑,遂下令廢棄已經建了一半的塔,重新在黃龍府內修建另一座塔,即現在的農安遼塔。農安古城的遼代古塔,建於公元983-1030年間。古塔為實心磚砌建築,八角13層,高近40米。第一層簷下為磚雕鬥拱,八麵均修有壺門。塔自下而上逐層收份,塔尖直指藍天,塔簷層層飛展,簷角風鈴琮琮作響,鈴聲悠揚悅耳。農安縣地處平原,遼塔矗立如雞群鶴立,於幾十裏外即可見其英姿。”
李黑娃笑道:“聽弟妹說得如此美好,我明日定要前去看看。六弟,我想你也要去的吧?當年你師傅嶽王爺口中念念不忘的直搗黃龍府,不去看看豈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