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舉道:“我正有此意,本想叫禪師講解下,當然白老前輩能夠說給在下聽,在下不勝感激。” 白護法道:“好,我們到一個門,我給你講一個門。”
先前的門楊鵬舉都來過,也大概知道些眉目,聽白護法講,也隻能說個大概,他不可能把裏麵的排兵布陣、奇門遁甲講給自己聽的。因為有白護法帶路,一路上暢行無阻,很快就到了第五門。
第五道,太平門(淨心亭)由於該門位於石門中間位置,是扼守通向城內最關鍵的通道,為兵家必爭之地,門上有5隻天然的老虎,一隻豹子。又稱五虎上將門,是兵部5員大將,前後左右中,5都督府。明教的最小的隊伍。
第六道,聚寶門。貯以金寶,取之不盡,稱之“聚寶盆”,來源於覆盂之安,覆船覆缽的概念。這是東西方文化交彙的聖地,皂夾汰,來源一個故事:李紅瑤有金接她就是聚寶盆。首先整個外形如心型,女人的心是能生的,冰鬥型遺址,宛如一個聚寶盆。六甲嶺上最大一個村,千年古村皂夾汰就創建在這裏,都是由於這裏的風水。最早的古人就是會選擇風水,依山伴水而居。
第七道,玄武門。曆代宮殿的正北門,大都叫玄武門。著名的如發生“玄武門之變”的唐長安太極宮北門,發生玄宗李隆基除韋後、代宗李豫除張後的唐大明宮北門等。六朝之都的南京也是如此。“玄武”一詞有北方含義,曆史已相當悠久。先秦時期,古人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作為東、西、南、北四方的代稱,因此“玄武門”成為北門之名,是毫不足怪的。奇怪的是,如今國內唯一的一座玄武門—南京玄武湖的玄武門,卻並非朝北,而是朝西。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它是從擱船尖的10門來了,這道門有個天然的玄武石像,又是朝西的。
第八道,正陽門。因其所處為朝東麵最為巨大的石門,女媧石像正對著東方的太陽,故名正陽。這座門延伸過去就是伏羲頭像,以此作為正門,當得天子門,又稱萬佛朝宗。“東南小飛來”:世傳此石從天上飛來,上無任何索痕。後有一觀景台,晉葛仙翁煉丹於此,又稱“葛仙煉丹台”, 藏經閣,鍾樓。後有“夜盆岩”,“人如盆盂,其深尺許,清泉湛然,四季不竭”。“東南小飛來”從對麵的位置望去,為一天然大佛頭像,占稱大日如來,今仙姑娘娘頭佛,頭佛呈吉祥狀,兩側對稱而生二位侍女,高達16米,坐西朝東,望那天心。頭像麵部表情比例十分協調,彷佛在念《心經》,真可謂天成勝人工。
聽完白啟明的介紹,就算楊鵬舉的目力再好,在晚上都看不清楚。接著白啟明不再走動,而是站著給楊鵬舉講:“第九道,鍾阜門。與儀鳳門,天然對等而在,有龍鳳呈祥地勢(風水),故有鍾阜(向東)、儀鳳(向西)兩座石門。因其一個巨型石鍾如石鎖一樣鎖住佛界與俗界,故名。而鍾是南北朝梁武帝開始的,寶誌公是這裏的開山祖師,是寶誌讓梁武帝開悟,才開始在設立敲鍾的儀式,禪宗的金鍾源於此。又稱觀音門,因為遠看這大鍾又如觀音端坐蓮花台上,石壁上有一俏皮的童子翹著小小二郎腿,農民又戲稱童子拜觀音。天下名山僧占多。在這‘天心’石門奇境之中,早在南北朝,東陽大士,維摩吉禪祖師·傅翕,就建立以‘苦行修持,戒律頗嚴’為宗旨的‘雲心庵(寺)’,創立扁型茶·頂穀大方。後世代高僧,棲居其間,木食澗飲,閑庭信步,坐看雲起。‘雲鬢隨身老,天心著處安。’(唐·白居易《初夏閑吟兼呈韋賓客》) ‘雲心瀟灑以薦往,鶴貌飄颻而疊至。’唐黃滔《狎鷗賦》 )此景隻應天心有,人間能有幾回逢?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讓我們與弘一大師同體慈悲,‘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徜徉在樂山樂水之間,轉迷成悟,找回我們的本來麵目,找回我們的天心。這裏是誌慧禪師常來的地方吧?”
誌慧禪師道:“不錯,我每次來,都要到天心寺。朱子亭為本朝思想家朱熹建。朱熹曾在此著書立說。 ‘天心屹然’四字。朱熹自書一聯曰:‘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百世聖賢心。’這裏有石龍,象中之王稱為香象,龍象對峙,佛經說是龍象菩薩,抬頭一看,右邊石門最高處矗立著一尊佛像,那就是龍象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