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文長,你就按軍師的建議去辦吧!”馮耀點頭道。
魏延領命而去。
城中的士紳聽說可以用女奴換取軍功後,大喜,其熱情程度完全超出了馮耀的想象,四百多個名額滿了後,那些沒趕上了的士紳,一起來找馮耀,提出一名女奴另外附送十石糧食,隻求馮耀能讓他們也得點軍功。
事情的發展有點超出馮耀的想象,不過細想一下,頓時明白了,原為這些士紳真正在意的竟不是軍功!
如果這些女奴送給普通士卒,這些士紳絕不會如此積極,士紳中少側送上數名女奴的,多的有送近百女奴的,這些女奴很多並不是粗賤的婢女,而是從小養起來的養女,白吃白喝主子家許多年,多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情。
送出一名女奴,就靠上了一位將軍,送一百名女奴就靠上了一百位將軍!隻要這些將軍中有一人能飛黃騰達,將來那得到的好處將會是現在付出的成百上千倍!!
馮耀急問徐庶是否回絕這些士紳的聯名請求,徐庶道:“主公大可同意,不必擔心,士紳的積極也說明了主公的人望非常高,雖然在長遠來看,可能會讓他們占到一些便宜,但是眼前,他們也必會鼎力支持主公的大業,這對後方的穩定有非常大的意義!”
馮耀認為徐庶的說的不無道理,隨後便將名額增加到了一千名,士紳俱都大喜過望,除了原先的附送十石糧食外,有的更贈送永久性的住宅,希他們能在此定居下來,
對於這些好意,馮耀一一笑納,但是對於定居之事,馮耀原則是上不允許的,無論從哪一方麵來說,這些將軍的家眷都是要遷到大後方的。
一千個名額很快也滿了,仍有士紳想要增加名額,這次徐庶建議馮耀不同意,馮耀依計。
事後,由於擔心會讓一此士紳心生怨言,馮耀特意命劉順領一些斥候,換上平民的衣服,混於客棧,集市,茶館等人多的地方,探聽消息。
斥候帶回來的消息讓馮耀大為高興。
得到名額的士紳則是激動不已,十分珍惜到手好運,同時更加堅決的支持馮耀,不允許有不利於馮耀的言行。
沒有得到的則是後悔不已,眼巴巴的盼望下次會再有類似的好事!
對於這種盼望,馮耀當然不會浪費了。
第二天,馮耀立即召來新任的縣令袁渙。
袁渙,字曜卿,是扶樂本地人,屬於袁氏陳國分支一脈,其父袁滂現任司徒,為官正直,不喜拉幫結派,為人低調,所以多次朝中巨變,袁滂皆未被牽連。
馮耀問袁渙道:“聽說你有四個兒子,都已經成年了,為什麼不為舉薦他們當官呢?”
袁渙道:“我的父親曾定下家規,禁止以權謀私,我的幾個兒子,若是有本事,他們可以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若是沒有本事,還不如踏踏實實在家中務農,省得為家族帶來禍患。”
袁渙並不知道馮耀本姓也是姓袁,隻知道馮耀與袁術,袁嗣等關係深厚。
“袁縣君,扶樂一帶,土地肥沃,我打算在本縣屯田,實行新的種植技術,這可以大大提高糧食的產量!”馮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