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海外華人收複了海參崴,這本正是光緒夢寐以求的豐功偉績,但現在朝廷去打算要趁著海外華人國內空虛時出兵去攻打他們,真是造化弄,光緒心裏不禁又想到,若是海外華人助自己奪權,這時也就沒有這些製肘之事了,自己必然會全力支持他們。
光緒一直想得入了神,連大臣們在些什麼都沒有聽清楚,不過光緒也明白,左不過就是那些,漢臣們大多主張暫緩出兵,以觀其變,還有人主張朝廷應該與海外華人修好,理由是海外華人並未正式扯旗造反,而且近年以來海外華人爪哇護僑,出兵遼東,又收複海參崴,均是為國利武之舉,因此可見海外華人仍有忠義報國之心,如果朝廷能夠委以重任,也未必就不能與海外華人修好。
還有人甚致直言進柬,稱海外華人之所以到今日,和朝廷未能重用有相當關係,當初海外華人歸國,正直庚子國變,朝廷西狩,是海外華人力挽狂瀾不倒,挫敗八國聯軍才使朝廷能夠重返京師,如此回再造大功,朝廷僅封其為山東巡撫,豈能不冷功臣之心。因此朝廷應立刻下詔罪己,並派遣使臣到山東,招其入京主持朝政,必能使海外華人歸心。
其實這個意見光緒到是有些讚同,有時他也曾想過,如果自己能夠掌權,一定會派冉山東去請海外華人入京主持大政,以往之事一概不咎。
而滿族宗室和官員則是另一種態度,他們認海外華人本是前朝遺民,素有異誌,,既使是有海外護僑,收複失地之舉,也隻是為收買人心之舉,並非為了朝廷,理應極早清除,否則必將後禍無窮,而現在正好海外華饒大軍在外與日俄相爭,朝廷可以趁虛而入,先減除海外華人在河南的羽翼,然後殲滅海外華人,永絕後患。
而且這個計劃也得到了英法兩國的全力支持,兩國不僅同意向清廷出售武器,還答應給清廷2000萬英鎊的貸款,以做為軍費。這也可以解決清廷現在軍費開支不足的問題,因此現在正是削弱華東政府最好的機會,決對不能錯過。
其實英法兩國對清廷進攻河南的計劃是並不滿意的,他們更希望清廷直接進攻山東。可惜清廷沒有這樣的膽魄。不過清廷進攻河南也能夠牽製華東政府的一部份精力,因此也算是退而求其次吧。而為了能使清廷盡可能多的牽製華東政府的精力,英法兩國自然要盡力的給清廷一些支持。而且貸款不僅是要歸還,並還要計算利息,向清廷出售武器也是有收益,又何樂而不為呢!
群臣們各予己見,爭執不下。議論了一個上午也沒有結果,光緒的心裏雖然有些想法,但這時卻也不敢出來,最終還是隻能由慈禧來做裁決。
其實慈禧現在也十分為難,從她心裏來當然是想借機教訓一下海外華人,而且現在也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慈禧才會讚同出兵。當然順帶著也可以打壓一下袁世凱,並且看看鐵良、良弼等人可不可以大用,但慈禧也沒有想到華東政府會在這個時候收複海參崴,這一下子將海外華饒聲望再度推高,如果在這個時候仍然再發動對河南的進攻,會不會激起民變?而海外華人會不會借這個理由正式扯旗造反,號招下的百姓士紳都來反對清廷,畢競在此之前,海外華饒護僑、參戰等舉動確定贏得了許多人心歸附,這次更是令他們成為萬眾所望。如果真到那一步,清廷可就真的危險了。
和光緒還對華東政府保留一絲幻想不同,慈禧的心裏很清楚,海外華人是不會和清廷重新和好的,或評海外華人從來都沒有和清廷友好過,
但要是取消出兵,或者是暫停出兵也不是上策,慈禧雖然不懂軍事,但在她掌權其間發生了多場戰爭,因此慈禧多少也懂一點兵法,朝令夕改是犯兵家大忌的,而且宗室的支持也是慈禧掌權的一根主要支柱,先前處罰肅親王善耆,慈禧就己經得罪了一些宗室,而如果現在取消出兵,勢必將得罪大部份的宗室人員,失去了這些支持之後,慈禧能不能保住現在的權力?
而就在這時,袁世凱上折,明確向朝廷反對出兵。而慈禧看完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必須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