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方麵,剪輯版的【胡椒麵】卻足足花了6個多月才完成,這一方麵是由於眾人對手工剪輯的技術還不熟悉,為此還剪壞了兩個拷貝,時間自然就慢;另一方麵手工剪輯的工作確實繁瑣,【胡椒麵】也就是10多分鍾的內容,但換成拍攝畫麵有15000多張,而3個機位拍攝的畫麵更是多達近50000張,將這些素材全部用手工進行重新剪輯,工作量確實不小,而且關建在於,這些工作隻能有2、3個人來做,人多也沒有意義。因此在剪輯版的【胡椒麵】完成之後,第一條經驗就是,要發展電影工業,還是要有專業的膠片剪輯機才行。
不過剪輯版的【胡椒麵】上映之後,也同樣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由其是在電影曆史上,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末來20年中,剪輯版的【胡椒麵】的剪輯技術、分鏡運用甚至一直被電影界視為臬極,許多電影院校都將剪輯版的【胡椒麵】當作教材使用。
兩部【胡椒麵】的成功,雖然還未能達到眾人一直期望的【摩登時代】的高度,但也給藝術二組的眾人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專業的膠片剪輯機還未出現之前,到是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拍電影。
而眾人在討論下一部電影的內容時,又有人突然想到,雖然現在隻能拍無聲電影,但卻可以采用現場配音、配樂的方式,使電影變得有聲,或者將配聲、配樂直接錄到留聲機裏,在現場同時播放電影和留聲機,這樣不就可以將無聲電影變成有聲電影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建議,在舊時空裏,確實有對無聲電影進行現場配音、配樂的操作,隻是這樣的做法技術難度太大,而且難以普及到多個影院,因此沒有廣泛運用,但使用留聲機給電影配音,使音畫分離操作,卻是一個創新做法,至少在現有的資料中,還沒有見過有這樣的操作,但從理論上來說,這個建議在技術上確實是可行的,至少是可以試一試。
而就在這時,文教衛委員會要求藝術二組排一部反映華東政*府抗疫防疫的話劇。本來汪軍對藝術二組要搞電影的想法是十分支持的,這幾年來藝術二組也一直都在研究電影技術,雖然有所成果,但顯然沒有藝術二組吹墟的那麼大,而文教衛委員會的文藝宣傳工作基本都是藝術一組在做,不僅組織舉行音樂會、歌舞劇會、編排話劇,而且還引入了不少傳統曲藝,幹得有聲有色,同時也引起藝術一組的不少誹議,認為二組不幹正事,但汪軍都盡力從中勸說,化解雙方的矛盾。
但反映華東政*府抗疫防疫的話劇是現在文教衛委員會的重點,屬於政治任務,不僅要完成,而且還必須完成得好,因此汪軍決定讓兩個組各排一部話劇,雙方來個競爭,以競爭來激發雙方的創作情緒,到時候能拿出真的精品。
藝術二組的組長楊森也知道這是推不掉的任務,而且這幾年藝術二組確實也沒拿出多少成果來,而汪軍對藝術二組也多有維護,就是看汪軍的麵子,這個任務也要接下來,而且還要幹好,畢竟借這個機會給藝術二組正名,以後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來發現電影技術。
而藝術二組的成員們大多也都支持楊森的決定,雖然汪軍努力在化解一組、二組的矛盾,但私下裏見麵,冷嘲熱諷還是少不了的,因此藝術二組的成員們也都憋著一口氣,這次一定要拿出一個好作品來,讓一組看看,二組可不是吃素的。
這時有人建議,不如借這個機會,試一下用留聲機給影片配音的效果,話劇排好之後,先用固定機位對話劇表演進行拍攝,然後再用留聲機進行錄音,這樣排出的話劇可以在多個電影院同時播放,那麼宣傳效果也可以大大增加。而且不僅是藝術二組編排的話劇可以這樣做,一組的話劇也同樣可以拍攝下來,以電影的形式播放,這樣一來,那怕藝術二組編排的話劇不如一組,但也同樣立下了一件大功。
楊森聽了之後,也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可以一試,不過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話劇的創作還是要盡最大的力量完成,力爭成為精品,至少不能比一組差;第二是先不要對外透露,等試驗成功之後,來個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