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筆錢是到了帳,但要怎麼花,四位創始人還要再認真協商,同時政*府也會派人到印社任職,算作政*府的代表,還有印社的內部製度,包括仿效天津書畫院的評級製度,給成員開工資,每個月的創做數量等等,也都要重新製定,畢竟政*府入股之後,西冷印社必然會一個高速的發展期,而相應的製度自然是要跟上。
這些事情王樂之就不管了,畢竟他手上的事情太多,雖然政*府入股西冷印社,確實是探索了一條繼承弘揚發展國粹的新路,但畢竟這個時候,發展文化並不是華東政*府的重點,而浙江的工作重點,則是土地改革。
而就在這時,王樂之的妻子王宇,要去上海出差。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王宇也沒有閑著,辦手續、跑部門、租場地、買地皮、建倉庫等等,幾乎也是忙得馬不停蹄。不過很快華運物流公司浙江分公司成立起來,初據規模。而這個時候王宇去上海,主要是為浙江的業務開通處理最後的問題,因為浙江的業務,是上海的延伸,因此需要在上海開通。
當然,如果僅僅隻是開通浙江的業務,根本用不著王宇親自前往,不過王宇這次去上海,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首先是買船,現在華運物流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業務也越來越多,由其是開通了浙江的業務,海運的業務也擴大了許多,現有的船隻是肯定不夠用,因此王宇決定向上海江南造船廠定購4艘5000噸級以上的貨船,確保海運業務的運力。4艘5000噸級以上的貨船,成交價格將超過200萬銀元,這樣一大筆開支,自然需要王宇親自處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事,就是在上海和公司的主要股東協商,公司總部的搬遷計劃。現在華運物流公司的總部設在青島,這也是很合理的安排,除了青島是首都之外,還因為在華運物流公司的前身,運輸公司成立的時候,華東政*府還沒有占領上海,海運的範圍隻有天津到青島,因此自然也隻能把總部放在青島。
但現在華東政*府的地盤擴大,華運物流公司的海運業務最北可以達到遼寧大連,南端則是上海,馬上又要延伸到浙江溫州,盡管青島還是目前華東政*府的首都,但無論是城市規模、經濟發展、現代化程度都遠遠比不上上海,何況華東政*府已經決定將首都遷到北京,因此華運物流公司的總部依然放在青島,顯然是跟不上發展的腳步,於是王宇早就產生了將公司總部由青島遷到上海來。
這個想法也得到了王樂之的支持,因為華運物流公司的業務是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公司總部的選擇,首要是經濟,其次才是政治,盡管京青線是華運物流公司新的業務增漲點,但從長遠來看,沿海地區才是物流公司最主要的業務來源,畢竟沿海地區才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上海不僅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而且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間和長江出海口,兼具海運和長江水道運輸的雙重優勢,自然是華運物流公司總部所在的首選地點。而且現在上海也是華運物流公司目前股東最多的地方。
雖然王宇在華運物流公司的控股超過半數,從理論上來說她有權力決定公司的任何決策,而無需考慮其他股東的意見,不過王宇還是想聽一聽股東的想法,最好是說服其他股東,接受自已的決定,這一方麵是對其他股東的尊重,另一方麵也是維持公司內部的團結,畢竟所有股東都是元老,抬頭不見低頭見,沒必要鬧得不愉快。當然王宇也有充份的信心,可以說服其他股東。
最後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楊育新、蔣怡有一個新項目,正在招集元老投資,楊育新、蔣怡也是華運物流公司的股東,夫妻合計占股10%,是僅次於王宇的第二大股東,同時蔣怡還是上海分公司的負責人。當然華運物流公司的股份,隻是楊育新、蔣怡夫妻資產的一小部份,他們夫妻還有其他的產業。
其實拉其他元老一起投資參股新的項目,在現在的華東政*府很流行,隻要自己控股超過半數,確保對公司的完全控製權就行了,這樣一方麵是分散風險,另一方麵也是積資廣益,而其他投資參股的元老,也是廣泛投資,互相都有收益。因此王宇對楊育新、蔣怡的新項目,也很感興趣。畢競他們夫妻的經營也做得很大,絲毫不輸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