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些年輕人讀書、工作卻遇到了一個新問題,就是他們對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都多有微詞,因為能接過新思想、新教育,甚致有外國留學,當然不會是窮人出身,多數出身於商人、地主的家庭,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家庭的利益,自然是不會讚同。雖然經過華東政*府的教育,有相當一部份明白並接受了華東政*府執意要進行土地政策的原因。
但也有不少人還是不能接受,畢竟革別人的命當然沒事,輪到自己頭上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這一群人又分成兩批,一批幹脆就離開華東政*府,徹底分道揚鑣了;還有一批仍然留在華東政*府,畢竟這時中國的希望都在華東政*府,而且華東政*府這不還沒有占領浙江嗎!同時這批人還存有一個想法,就是在華東政*府立些功勞,將來華東政*府占領浙江時,能夠對自己的家族網開一麵。
現在華東政*府己經占據了浙江省,因此這些矛盾也避不過去了,但怎樣處理這些矛盾,將對華東政*府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而且這些矛盾如果處理好了,可以對華東政*府未來解決南方其他省份的矛盾,提供足夠有價值的經驗。自然是要十分慎重對待。
這也就是華東政*府一直維持浙江省的現狀,並沒有立刻在浙江省建立新的行政體係、製度的原因。當然華東政*府雖然沒有馬上在浙江省建立新的行政體係、製度,但也不是什麼事沒作,這段時間除了整編浙江省的地方軍隊之外,主要是做兩方麵的事情,一方麵努力的收集浙江省的各種有關資料,為浙江省的改造做準備;另一方麵也在挑選浙江省的地方官員。
根據華東政*府的新占地區的地方官員選拔製度,還是采取元老報名競爭的辦法,當然經過了這幾年的實施,這套製度現在也日趨完善,整個過程分為初選和複選兩個階段,初選是元老自由報名,並提交一份競選職務的報告,在報告中明自己對競爭職務的態度、計劃、安排等事項,由元老議院組織專門的評審組,對報名的元老的資格、工作經曆、政績、報告等方麵進行審核評分,選出-名候選人進入複選。
複選主要是由評省組對候選人提問,由候選人答複,並提交答複報告。當然所有候選人的問題都是一樣的,而且由於候選人很可能在外地任職,為了不影響候選人的工作,答複報告以書麵形式,提交給元老議院,再由評審組對各候選人的答複進行審核評分,最終選出最後的當選人。
而且為了表示公平,所有初選和複選的過程全程透明,競選報告、答複報告、以及初選和複選的評審組評分情況,均需在初選和複選結束之後進行公示。
浙江省最重要的職位自然是省長,按照規定,隻有擔任了省會級城市年,或擔任過副省長年的元老才有資格競選,最終有5名元老報名參與競爭,而經過初選之後,確定了兩名候選人進入複選,分別是津市市長王樂之和河南省副省長方家迅。
評審組給這兩位候選人各提了5個問題,基本涵蓋了華東政*府在浙江省會麵臨到的困難,這時兩位候選人的答複報告均己傳到了青島,並由評審組進行審議評分。
李鬆晨的報告送到青島之後,夏博海等人也意識到浙江的局麵也到了必須麵對的地步,當然現在浙江的防務均由人民軍和護衛軍接管,就算是出了事也不會鬧出大亂子來。因此現在就等省長的人選確定了。
之後,評審組也出據了評審結果,津市市長王樂之的評分高出,被確定為當選浙江省長。
不過一聽當選浙江省長是王樂之,行政院的多數人都笑了,汪軍就道:“是他當選了,不會是因為字寫得好吧!”
秦錚笑道:“當然不會,評審組有嚴格詳細的評審標準,而且還要公示,不可能就因為字寫得好就能當選,不過字寫得漂亮,總會有被加點印像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