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聞迅之後,也都對蒙古勢力相當不滿,本來是大好的局麵,結果被蒙古勢力這一攪活,就全變了。而幾人一商量,認為蒙古勢力肯定不是人民軍的對手,一但蒙古勢力被人民軍擊敗,殘餘人員肯定會向新疆方向逃竄,而在這個時候,收容蒙古勢力的殘餘人員隻會引來人民軍的攻擊,因此幾個人決定,加強蒙古、甘肅邊境的巡邏,一但發現有蒙古勢力的殘餘人員進入新疆境內,不管是誰都就地擊斃,不給人民軍進攻新疆的口實。達爾罕王這是正好撞到槍口上,結果送了性命。
而擊敗了蒙古勢力之後,第16野戰軍也立刻全部進入甘肅境內,並分頭收取甘肅省的其他地方,而甘肅各地的官員、軍隊紛紛投降,人民軍所到之處,基本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因此10餘天之後,整個甘肅省已都被人民軍控製。
占領了甘肅省之後,人民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青海,於是西北軍區調遣第17野戰軍陳兵於西寧府西部,甘肅與青海的邊境。
七世章嘉活佛這時住在青海互助縣的郭隆寺裏,雖然是兩個省,其實互助縣離西寧府的距離不到50公裏,在舊時空裏,西寧府實際是劃歸在青海省裏。
而就在這時,岑春煊向西北軍區的司令汪建平請令,願意親自去郭隆寺麵前七世章嘉活佛,並勸說七世章嘉活佛投降華東政*府,隻要七世章嘉活佛宣布歸降華東政*府,那麼整個青海省也就可以唾手可得了。
原來岑春煊十分清楚,自己在這種局麵下投降華東政*府,份量大減,因此如果自己還想在新朝中有所做為,不至於早早的就躺平了,就必須向華東政*府證明,自己對華東政*府還有用,而現在自己能夠倚仗的,就是自己在甘青新地區的人脈關係,和對這一帶地區的人文情況的了解。就在岑春煊考慮怎樣利用自己的這些人脈關係時,人民軍己陳兵於甘肅、青海邊境,大有一舉攻入青海的勢頭。
於是岑春煊也意識到自已的機會來了,如果自已出麵,勸說七世章嘉活佛宣布歸降華東政*府,那麼整個青海省也就基本不會有什麼抵抗之意,人民軍可以兵不血刃,占據整個青海省,自己不僅是為華東政*府立下一件大功,而且也能向華東政*府證明,自己對華東政*府還有用的。
而且岑春煊對勸說七世章嘉活佛宣布歸降,還是有幾分把握,因為在甘肅的時候,他就知道七世章嘉活佛其實也想投降華東政*府,隻是弄不清華東政*府的態度,另外七世章嘉活佛也還希望投降華東政*府之後,保留自己在政治、宗教方麵的特權,當然現在岑春煊己經明白了,七世章嘉活佛這是不切實的幻想,華東政*府是決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要求。
不過如果七世章嘉活佛因此而拒絕投降,那麼等待他的結局隻有一個,就是死路一條,七世章嘉雖然號稱活佛,但其實依然是個凡夫俗子,並沒有真正的大神通,人民軍的兵鋒所到,青海絕對抵抗不住,而華東政*府不是清廷,他們有他們的一套管理體係和方法,雖然這一套到底行不行岑春煊也不知道,但絕對不會因為七世章嘉而破例,而華東政*府可不管你什麼活佛不活佛,他們對反抗者是決不會手軟的。
因此隻要自己能向七世章嘉活佛陳明這個利害關係,相信七世章嘉活佛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投降了雖然會失去過去的特權,但至少能保住性命,下半輩子還能安安份份的當個和尚,而拒絕投降肯定是死路一條,因此隻要是正常人,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來。
對岑春煊的主動請纓,汪建平也沒有異議,即然岑春煊要去,那就讓他去吧,反正華東政*府的原則和底線是不會改變的,如果勸降成功了當然更好,不用打仗就占據青海省,如果勸降不成功,那就用炮彈說話,讓老和尚明白,什麼佛主、活佛,在炮彈麵前都是浮雲。因此汪建平也十分痛快的答應了岑春煊的請求,不過又將華東政*府的政策,勸降的條件,那些要求可以答應,那些條件不能接受,都一一告訴給岑春煊,到了郭隆寺可別為了勸降成功,胡亂答應七世章嘉活佛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