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草原上遭遇到200-300規模蒙古騎兵,合成排可以首先結陣自保,依靠4挺機槍的強大火力,抵抗蒙古騎軍的進攻,而在蒙古騎軍撤退時,則靠運兵車的機動,咬住不放,待機發動進攻,而如果更大規模的蒙古騎軍,則乘坐運兵車撤退,尋求支援。
結果蒙古騎軍的這套化整為零、襲擾戰術雖然不能說是完全一無是處,但也確實沒有取得蒙古勢力預想中的成果,而且自身的損失更是不小,最終在草原上也徹底失去了立足之地,最隻能退出草原,逃到甘肅。
雖然年輕一代血氣方剛,無所畏懼,但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卻深知蒙古軍隊決不是人民軍的對手,別看突勢擊敗了岑春煊,但冒然和人民軍交戰,隻會輸得很慘,現在這些軍隊,是日後複奪草原的最後一點資本,決不能都葬送在甘肅,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給自己找一條退路,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但蒙古勢力的年輕一代卻並不能理解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的這一片苦心,反而認為兩人是膽小怕事,因此紛紛口出怨言。而且新疆、青海、西藏三方勢力都由於蒙古勢力發動叛亂,驅逐岑春煊,對蒙古勢力失去了信任,根本就不理蒙古勢力的示好,這也更是讓蒙古勢力的年輕一代認為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都己經老糊圖了,盡出昏招,熱臉去貼冷屁股,丟盡了蒙古人的臉。
於是陶克陶胡的兩個兒子德力格爾、乃瑪決定繞開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自己單幹,於是帶領本部1000餘軍隊,駐守在碾伯縣,準備進攻蘭州府,而其他蒙古勢力也認為兩人有膽識,也帶領自己的軍隊,加入進來,結果兩人在碾伯縣集結了大約3000餘軍隊。而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得知以後也無可奈何,他們也管不住這些年輕人,隻能聽之任之。
人民軍殺到碾伯縣,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趕忙下令給德力格爾、乃瑪,讓他們立刻帶兵撤到西寧府來,集合兵力再與人民軍交戰,同時又派人向新疆、青海、西藏三方勢力送信,力陳人民軍己大軍壓境,希望這三方勢力以大局,不要計較此前的矛盾,合力抗敵才是上策。
那知德力格爾、乃瑪接到信後,根本沒有理睬,而是集合軍隊,向人民軍發動進攻。那知32師雖然沒有配備裝甲部隊或摩機部隊,但無論兵力、裝備、火力、軍隊素質都遠在蒙古軍隊之上,因此師長王闊命一個團在正麵布置陣地,抵禦蒙古軍隊的進攻,另兩個團則分從兩翼,向蒙古軍隊包操上去,三麵夾擊頓時將蒙古軍隊殺得大敗,3000餘軍隊,傷亡被俘多達2000餘人,德力格爾、乃瑪均死於亂軍之中。
而獲勝之後,王闊隻留下一個團,清理戰場,自已則率領兩個團,連碾伯縣都不進了,直撲西寧而去。
這時西寧城裏己是人心惶惶、一片混亂,原來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派人向新疆、青海、西藏三方勢力送信,希望借人民軍的壓力,再度促成各方的聯合,那知這三方勢力根本沒理蒙古勢力,得知人民軍殺入甘肅之後,各自拔營起兵,撤回各自的勢力範圍。
得知三方勢力都己撤退,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也不禁是又驚又怒,沒想到這三方做得這麼絕情,但這三方勢力都可以撤退,而蒙古勢力又能退到那裏去呢!兩人正在束手無策之計,又收到蒙古軍隊在碾伯縣大敗的消息,3000軍隊所剩不足500人。兩人更是又悔又恨,但人民軍可不給他們懊惱的時間,僅僅隻在一天之後,就兵臨西寧城下。
其實這時在西寧城裏,還有不少蒙古勢力的年輕一代,在此以前也都叫嚷著要和人民軍大戰一場,這時也都偃旗息鼓了,畢竟碾伯縣大敗就在眼前,誰還敢吹這個牛皮,而達爾罕王和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一商議,都認為現在蒙古勢力決不是人民軍的對方,正麵交戰和找死沒什麼區別,因此還是走為上策,但往那裏去,兩人也不知道,隻能先撤出西寧城,向西逃走,和人民軍拉開一段距離,然後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