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婆羅洲(七)(1 / 2)

華人大多較為富裕,而且聰明勤勞,有的善於耕種,有的精於經營,因此遷移到爪哇華人自治區之後,不僅給自治區帶來了大量的財富,而且還造了自治區的經濟繁榮,加上華東政*府對爪哇華人自治區也大力扶植,與爪哇的貿易,大多都是通過三寶壟完成,並且給自治區十分優惠的貿易政策。

另外張振勳也充份發揮自己在東南亞一帶地區的影響力,全力支持爪哇華人自治區建設,並加大對自治區的投資力度,而自治區的行政官張秩君也是頗有能力的人,他一方麵十分認真的像華東政*府學習,為自治區製定了完善的法律製度、並確保自治區官員的執行能力,同時又利用華東政*府、張振勳投資,大力進行公共建設,在自治區的幾個主要城市興建港口碼頭、橋梁道路等,因此自治區雖然隻成立了不到4年的時間,整個麵貌都有了極大的改觀,並且呈現出興興向榮的發展勢頭。

由於華東政*府、張振勳都全力支持爪哇華人自治區,讓爪哇其他地區獲得的經貿資源就會減少,同時爪哇的華人都向自治區集中,也自然削弱了爪哇的其他地區,由其是自治區的首府三寶壟,在這不到4年中,各方麵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己有壓過爪哇的首府巴達維亞之勢。當然從總體來看,整個爪哇島的經濟在自治區的帶動下,也有了不小的發展,隻是這種發展和爪哇的荷蘭殖民當局並沒有多少關係。

而爪哇的荷蘭殖民當局雖然著急,但麵對這樣的局麵,也有些束手無策,因為爪哇華人自治區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背後的華東政*府,雖然英法兩國都對荷蘭表示過支持巴達維亞當局遏製爪哇華人的擴張,但也曾是世界牌局玩家的荷蘭深知,英法兩國的這種承諾是不可信的,誰信誰死,因此隻能忍氣吞聲,一方麵盡力的維持與爪哇華人自治區的良好關係,力圖從自治區的經濟繁榮中分到一杯羹;而另一方麵又盡力確保華人在爪哇的利益,以免讓華東政*府有借口幹涉爪哇的事務。同時荷蘭殖民當局還要努力的約束爪哇土著,不要去遭惹自治區。

但不是所有土著都能夠理解荷蘭殖民當局這一片苦心,他們隻看到爪哇華人自治區越來越繁華,華人的財富越來越多,還有不少在自治區的華人農場、工廠裏工作的土著,以及與自治區進行生意貿易來往的土著也都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而大多數土著對自治區的繁榮卻是各種羨慕嫉妒恨。因為自治區畢竟隻有1.5萬平方公裏,隻占整個爪哇島的九分之一左右,經濟雖然發展迅速,但體量終究有限,因此能夠帶動的土著也是有限的,何況大多數土著都己經習慣了定期從華人那裏吃大戶,那想辛苦的工作。

而且土著對世界格局大勢都不怎麼了解,雖然在幾年前,華東政*府爪哇護僑,和幾個土著部落發生了戰鬥,還滅掉了兩個部落,但事情過去5、6年了,土著們大多也都淡忘了,何況眼前的華人自治區一片繁華景像,這裏麵蘊藏著多少財富,如果能幹一票,足可以令部落吃好幾年的。於是利令智暈,因此有5、6個部落也不顧荷蘭殖民當局的一再警告,聯合起來進攻自治區。

但現在的華人確實己今非昔比,自治區不僅是經濟發達繁榮,而在華東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自己的軍隊,共計編製了2個團,而且還組建了一個炮兵營,共計約6000餘人,並且由華東政*府派來的軍事教官進行訓練,又從華東政*府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不僅各種步槍、手槍、機槍、迫擊炮等輕武器一應俱全,還有20門75毫米野戰炮,因此自治區軍隊的人數雖然不多,但也決不容輕視。

而土著部落都隻裝備了少量的步槍,而大部份土著士兵使用的還是大刀長槍等冷兵器,而且基本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軍事訓練,打起仗來和鄉村械鬥差不了多少,自然不可能是自治區軍隊的對手。

結果雙方剛一交手,土著部落就被自治區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死傷無數,紛紛作鳥獸散。而自治區卻並沒有就此收手,在行政官張秩君的支持下,對參入攻擊自治區的士著部落進行報複性的征伐。打算借此一戰,讓爪哇的土著都不敢在無視自治區的存在。同時華東政*府駐自治區辦事處又警告荷蘭殖民當局,不許支持這些著部落。

而遭到自治區的迎頭痛擊之後,這幾個土著部落才想起荷蘭殖民當局的警告不是沒道理的,但現在後悔也晚了,而麵對自治區的進攻,隻能向荷蘭殖民當局求救,請求殖民當局介入,阻止自治區對部落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