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縱橫捭闔(五)(2 / 2)

但這種理智的聲音不僅是少數,而且也很難得到響應,因此現在英法兩國國內社會,對華東政*府的敵視情緒十分嚴重,一來是兩國都在遠東戰爭中慘敗在華東政*府手下,被迫割地賠款,盡管割讓的隻是殖民地,賠款也不算多,如果是輸給德國、俄國、美國,那是輸給白種人,也可以說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但輸給華東政*府是被歐洲一向看不起的黃種人,可以說是傷害不大,但侮辱卻極強,這口氣怎麼也出不來,對華東政*府自然也不會有好印像。

二來還是和遠東戰爭有關,在遠東戰爭中華東政*府為了迫使英法兩國盡快屈服,采取了一些極端的手段,如沒收在華英法商人的財產,在海上攔截英法兩國的商船,扣壓貨物,雖然最終確實迫使英法兩國屈服,賠款割地,但沒收的財產、扣壓的商船貨物也沒有歸還,因此令許多英法商人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也帶動整個商界,都對華東政*府持敵視態度。

英法兩國都是以商為本的國家,商人對國家政治有極大的影響力,如果商人敵視華東政*府,無論是社會還是政*府,自然也都會視華東政*府為敵人。在這種社會氣氛下,理智、現實但與社會主流輿情相違的建議,自然是無法被接受的。

於是英法兩國首先通過官方,向暹羅政*府發出警告,直接了當的告訴暹羅,不要和華東政*府走得太近了,這樣會影響到暹羅與英法兩國的關係。當然兩國也知道,這樣直白的阻止作用不會很大,於是又極力的抹黑華東政*府,稱華東政*府貪婪無厭,掠奪成性,又持勇好戰,且又無信無義,野蠻無禮,因此力勸暹羅,千萬不能和這樣的國家結交。同時英法兩國又都派出軍艦,駐泊在暹羅的港口裏,這是以武力相威脅。文攻武嚇,雙管齊下。

另外,盡管暹羅現在能夠保持主權基本獨立,但也被迫向各國讓出了部份權力,因此英法兩國不僅在暹羅有很強的影響力,而且也都扶植了一批親英親法的勢力,其中也不乏有人身居高位,可以影響到暹羅的國政。

這個時候親英親法的勢力也有用武力之地,在暹羅政*府中極的鼓噪不宜和華東政*府建交,並提請國王拉瑪五世朱拉隆功,一定要謹慎考慮與華東政*府走近,以免觸怒了英國、法國,這對暹羅可是滅頂之災。

而除了政*府層麵之外,英法兩國還在暹羅民間極力的鼓動反華思潮,編造各種謠言,瀉蔑暹羅華人,製造暹羅的種族對立,企圖在暹羅製造出一場排華風波。華東政*府一直都是以保護所有華人為己任,因此在暹羅出現排華風波,肯定不會袖手傍觀,必然出師向暹羅興師問罪,這樣雙方自然結下怨仇,也就再無交好之日了。

不過暹羅國王拉瑪五世可是在舊時空裏被尊為朱拉隆功大帝的人,雖然暹羅不算什麼大國強國,但能被尊為大帝,而且還是在西風漸進的近代社會,自然也會有兩把刷子。他十分清楚,英法兩國這是在阻止暹羅與華東政*府接近建交,雖然朱拉隆功不明白英法兩國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卻知道與華東政*府建交,對暹羅卻是利多弊少。

而且暹羅的華人眾多,但與當地土著一直和平相處,通婚融合,因此現在的暹羅土著大多都有一些華人血統,包括朱拉隆功也是如此。現在的暹羅是卻克裏王朝,又稱曼穀王朝,開國君主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裏原為泰國吞武裏王朝國王鄭昭的部將,而鄭昭卻是中國廣東潮州人。

華土和睦相處,是暹羅社會穩定的基石,何況現在華東政*府強勢崛起,華人的背後己有強大的支持力,而英法兩國在這個時候挑動暹羅的華土矛盾,鼓動反華思潮,甚致企圖在暹羅製造排華風波,這完全是隻為了一已之私,不顧暹羅的利益。朱拉隆功自然是不會讓英法兩國的陰謀得呈。??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149/4692292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