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西北初定(下)(2 / 2)

不過這個時代並未發生丁未政潮,慈禧對岑春煊的信任一直沒變,岑春煊對慈禧的忠心自然也一如既往。但現在慈禧己成了華東政*府的階下之囚,而岑春煊雖然加入了溥偉政*府,但卻遭到排斥,溥偉南下並沒有帶岑春煊,而是把他留在陝西,麵對人民軍的兵鋒。岑春煊的心裏,肯定會有諸多的怨言,以及對溥偉政*府的不滿,因此勸降岑春煊,還是有很大的機率的。

而另一位勸降的對像是在青海佑寧寺居住的第七世章嘉活佛。

章嘉活佛,是內蒙古地區喇嘛教格魯派最大轉世活佛。第一世章嘉活佛出身於青海互助縣紅崖子溝張家村,因此被稱為“張家活佛”,後康熙皇帝因覺得張家二字不雅,因此欽賜改名為“章嘉”。

在清廷冊封的四大活佛中,要算章嘉活佛的政治地位最高。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廷敕封第二世章嘉活佛為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從此“國師”這一尊號便成為章嘉活佛的專利,其他三位活佛都沒有領受過這一尊號。並在五台山、青海、北京、內蒙古地區都設有章嘉活佛的駐錫地,也是四大活佛中駐錫地最多的一位。

康熙五十二年(171年),清廷更是正式明確“黃教之事,由藏而東,均歸爾一人掌管”,也就是,除了西藏,青新甘蒙等地區的教權,,都由章嘉活佛係統管理。當然,由於外蒙古有哲布尊丹巴活佛存在,章嘉活佛係統實際是無法掌管的,但從此之後青新甘內蒙地區的教權,則正式歸於章嘉活佛係統的管理之下,權力之大可見一斑。

雍正五年(177年)十一月,雍正皇帝又正式下發諭旨,確定定了四大活佛的地位,並在諭旨中指出,章嘉活佛在其他三位活佛之上,其他三位活佛則地位相等。

但在宗教地位上,章嘉活佛又遠不及其他三位活佛,在被清廷冊封之前,另三位活佛都是在藏青蒙地區早有名望的宗教領袖,清廷對他們的冊封主要還是因時就勢,而章嘉活佛係統則是清廷一手扶立起來的,主要的目地自然是分解另三位活佛在青新甘蒙等地區的巨大影響力。畢竟這些活佛在青新甘蒙等地區並不是簡單的宗教領袖,而是政教合一,擁有極大的權力和實力。

評心而論,這四大活佛係統為清廷邊疆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由其是在清廷的中期,領土麵積一度達到封建王朝之最,這四大活佛係統也是功不可沒的。

從此時開始,的格局算是正式確定下來,雖然看似四佛並尊,其實在清朝統治秩序而言,是一高三低,章嘉係統以“國師”的尊榮,駐京陪侍“密近光”的地位,成為清朝皇帝最為倚重的活佛係統。

而章嘉活佛係統又最為特殊,在宗教上他的地位不高,實際的影響力僅限於青海湟北一帶,雖然貴為“國師”,理論上掌管青新甘內蒙地區教權,但其尊榮、地位完全來自於清廷,亦即中樞政*府。而一但失去了中樞政*府的扶植,章嘉活佛係統就會立刻被打回原形,因此章嘉活佛係統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在舊時空裏,緊跟時代步伐,在近代中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大變革中,章嘉活佛係統數次毫無掛礙的迅速完成華麗轉身,辛亥革命之後清廷變為北洋政*府,章嘉活佛係統順利完成從大清國師到北洋政*府國師的轉型,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章嘉活佛係統又順理成章的擁護南京國民政*府。

當然各個政*府也都對章嘉活佛保持極高的禮遇,畢竟這樣一位在西北邊少地區擁了極大宗教、政治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主動投靠,也是每個政*府都需要的。因此無論是北洋還是國民,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南京,章嘉活佛也都是大國師,保持極高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