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紗布煤等生活日用主要物資的價格指數,由3倍左右一直降到了2.3倍,降幅超過了兩成。
這個數字也是經過了詳細計算得出的,因為在前期,參與投機炒作的商人們在低價位時,己經買入了大量物資,因此平衡計算,參與投機炒作的商人們付出的平均價格指數是在2.3-2.4之間,雖然這隻是一個大概的規範,但可以把超過7成的參與投機炒作的商人劃在其內。
於是上海市政*府的第一次降價,就將價格指數降到2.3左右,這是一個讓參與投機炒作的商人們相當難受的數字,如果再降低到2以下,也許商人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趕緊購買,畢竟價格下降了1/3強的空間,還可以拉底自已付出的平均價格指數,商人們咬咬牙,還得拿得出這筆錢束;而如果價格指數下降在2.5以上,商人們還有一定的收益空間,可能會在觀察一會兒。而將價格指數降到2.3左右,商人們基本沒有收益空間,即使再購買,也僅僅隻能維持目前自已付出的平均價格指數。
而就在這時,南京的鮑威爾沉不住氣了,如果商人們的搶購在這個時候停住了,效果和此前上海市政*府提價一樣,相當於是自暴不足,那麼形勢必將逆轉,因此無論如何也必需將這一批物資再吃下來。
於是鮑威爾連續三天,不斷給上海發電報,一方麵要求商人必需將這一批物資買下來,並且還鼓勵他們,現在華東政*府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裏去,很有可能這是上海市政*府收到的最後一批物資了,因此這次降價,很可能是上海市政*府故作姿態,欺騙各國商人,而隻要將這一批物資買下來,那麼這場騙局也就會爆光,商人們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另一方麵又再三要求銀行,放鬆放貨,畢竟現在己到了關建時刻,銀行一定要給商人提供足夠的支援,而且如果銀行要想順利收回貸款,就一定要支持商人們打贏這一仗。
當然,話是這樣說,但這到底是不是上海市政*府收到的最後一批物資,鮑威爾自己心裏也沒有底,因為在上海市政*府提價之後,鮑威爾的判斷是上海市政*府最多還能再收到2、3批物資,就無以為繼了,那知上海市政*府收到的物資一批接著一批,遠遠超出了鮑威爾的判斷,因此現在鮑威爾自然不能確定上海市政*府還能夠再收到多少物資,隻是如果不這樣說,商人、銀行可能連這一批物資都不會收購,直接就認輸了。
不過靠蒙騙手段是不能長久,鮑威爾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他還有最後一招,就是承諾的,在邊境與華東政*府製造摩擦,牽製、吸引華東政*府的注意力,使華東政*府不能全力支援上海。
就在上海市政*府提價之後,鮑威爾就多次催促俄國、日本,趕緊製造與華東政*府的邊境摩擦,而俄國、日本隻是哼哈答應,表示國內正在準備相關計劃,馬上就會動手等等,但實際二國根本就沒有任何行動。
其實俄國、日本都有自己的算盤,二國實際在上海並沒有多少經濟利益,而支持各國在上海搞事,隻是為了減輕或掩蓋各自的壓力行動。
現在俄國在與華東政*府的邊境壓力相當大,因為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華東政*府以庫倫為核心,在蒙古地區擴張 十分順利,現在己經實際控製了內外蒙的東部、中部地區,總計占整個蒙古地區6成以上的區域,俄國原本在蒙古經營多年,勢力龐大,也遭到了嚴重的削弱,由其是在華東政*府實控的地區,大批的俄國商人、軍人、情報人員或是被抓捕,或是被驅逐。
而俄國在遠東戰爭中的損失尚未恢複,在這個時候也不敢和華東政*府起正麵衝突,雖然俄國也支持了一批蒙古貴族、部落首領,但一來俄國的元氣未複,對他們的支援力度有限,而華東政*府對蒙古的投入其實也不多,但實施的是打擊蒙古貴族、部落首領,解放普通牧民的政策,所到之處很快就贏得了廣大普通牧民的支持,二來華東政*府在蒙古駐軍中成立摩機化、機械化部隊,盡管現在人民軍使用的坦克、裝甲車、汽車的性能都還很一般,但機械化部隊的運動能力不在騎兵之下,而火力更是遠勝於騎兵,何況人民軍也有自己的騎兵,因此即使是論戰鬥力,俄國支持的蒙古貴族、部落首領也不是人民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