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擠兌(三)(2 / 2)

“這是什麼事情,帶這麼多錢來,是要幹什麼啊!”

“幹什麼?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把這些紙幣都兌換成銀元了,這都是第三天了,我每天都看到有人抬著大箱子來把紙幣兌換成銀元。看這個箱子的個頭,沒有十萬元,也有7、8萬吧。”

“我也聽說了,不僅僅是這裏,在其他的幾家銀行,這幾天也是天天都有人抬著箱子去兌換成銀元,聽說都是外國的商行,大商行,好像也有一些我們中國的商行也在兌換銀元了。”

“他們為什麼要把錢幣兌換成銀元呢!不是一樣的用嗎,再說過兩天就要開始正式的征收鑄幣稅了,現過把紙幣都兌成銀元,不是要多交稅嗎!”

“你知道什麼!知道政*府為什麼要征收鑄幣稅嗎!”

“這個我到是知道,前些時報紙上不是一直再說嘛,因為鑄造銀幣的成本高,其中還有損耗,就是以前的火耗,所以才要征收鑄幣稅,如果使用紙幣,就不用交這個稅,而且還建議我們多使用紙幣。”

“你這是被政*府騙了,要我們多用紙錢是不假,但實際的目地是把民間所有的銀子都收上去,然後再把紙錢都作廢了,就是要把我們的錢都騙走。”

“啊!會是這樣嗎!”

“當然,你也不想想,自古以來隻有金銀才是真正的錢,這一張紙算什麼,也能算錢嗎!紙也能當錢用,那不是亂套了嗎!”

“對對對,我聽老人說過,在明朝的時候,也實興過紙幣,叫什麼大明寶鈔,我家還有2張,寫的可是1萬兩銀子,但聽老人說在當時連一石米都買不到,大家其實都還是用銀子。”

“所以就是了,什麼紙幣,不過是政*府坑我們罷了。”

“不會吧,我覺得政*府對我們老百姓還是很不錯啊!稅捐都少了許多,差役們也不敢打擾,可是比清朝的時候好多了,怎麼會坑我們呢!”

“嗬嗬,你呀還嫩了一點,自古以來,什麼政*府、朝廷都是一個樣,坑的隻有我們老百姓,不然那些當官的好日子是從那裏來的,先前對老百姓好一點,那不過是先給你一點甜頭,騙得我們真的都信了,才好動手坑我們啊。自古以來當官隻為發財,那有真的是為了老百姓服務的朝廷!信了政*府的話,別等到把你賣了都不知道啊!你呀還是多個心眼吧。”

“就是。就拿這次收鑄幣稅來說,明白著就是要坑我們,把我們手裏的銀元都收上去,看看這些大商行就明白了,寧可多交一點鑄幣稅,也要把所有的紙幣都兌成銀元,人家十幾萬元資產的大老板、大掌櫃不比你聰明嗎!別看現在多交了一點鑄幣稅,等到紙幣都成了一堆廢紙,就等著哭去吧。”

“你再看看,今天到銀行裏來的人,有一多半都是來兌換銀元的,這些可都是明白人啊!”

“對對,幸虧是今天來銀行了,不然還真不知道有這事呢!我也要趕緊把家裏的紙幣都兌了。”

“就是,可要快點啊,不然可就晚了。”

類似的情景,在上海的4所銀行都有上演,並且迅速的蔓延到了民間,一場兌換銀元的狂潮基本己經形成。

――――――――分割線―――――――――分割線――――――――

“自從銀行同意外國商行、公司兌換銀元的預約之後,在隨後的3天時間裏,一共24家商行、公司向銀行發出了兌換銀元的預約申請,兌換的總金額達到了193萬元,其中外國商行、公司21家,另有還有3家是本地的商行。”

“什麼!本地的商行也來兌換銀元了。”

“是的,這3家本地商行都是在今天剛剛發出的兌換銀元預約申請,當稱和外國商行、公司相比,他們兌換的金額到是不算大,3家加起來也不到2萬元。”

“不管是多少,這都不是一個好現像,而且正好出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恐怕是有問題,去查一查這3家本地商行是什麼背景!和外國有沒有勾連。”

“己經在查了。不過我們認為,這3家本地商行和外國並沒有勾連,他們隻不過是受到兌換銀元風潮的影響,才加入到其中來,因為一股商人對這方麵的風向都是相當敏感的。而且不僅僅是商人,連民間也己經開始受到影響了,今天私人兌換銀元的數額為42.6萬元,而昨天還不到10萬元,預計明天私人兌換銀元的數額肯定會突破50萬,甚致是60萬。”

“而在這3天時間內,兌換紙幣的數額明顯呈下降趨勢,3天兌換的紙幣數額不到3萬元,由其是今天,兌換的紙幣還不到2000元。”